公司里有位小我十岁但资历比我深厚的女同事,动辄找茬刁难,从不主动打招呼,对我视而不见。我小心翼翼,工作上力求无可挑剔,但依然不见其态度有所转变。无奈的是工作中免不了要与其频繁地打交道,请告诉我怎样应对这种人。
佛家有言“八万四千烦恼”,就是指人生之苦难以计数。即“八苦”。而“爱别离苦”和“怨恨会苦” 就是这“八苦”中的两苦。
所谓“爱别离苦”,即与相爱之人相隔万里之苦;而“怨恨会苦”,则是指与厌恶之人日日相会之苦。这两“苦”相比,哪种更甚?很多人认为与相爱之人相隔两地要更痛苦,其实不然。能与相爱的人长相厮守,自然圆满,痛就痛在世间万般无奈,常使有情人天涯相隔;而那厌恶之人,本来远离为妙,无奈却要被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缘捆绑一处,此为其痛处。
与相爱的人分离,与讨厌的人相遇,难道这是人生注定?当然不是。人活着,总要与另外一些人相遇或离别。而这些人中,肯定有你喜欢的,也有你厌恶的。与喜爱的人相遇或与憎恶的人分离,都是心之所盼,所以不会烦扰;而与亲爱的人分离或者与讨厌的人相见,则会生出无尽烦恼。
由此,相遇和分离,喜欢和厌恶共同搭配出四种人生组合,这之中的两种是人人期盼的。而剩下的两种搭配,即相爱却要分离,憎恶却要纠缠,真是让人无法高兴起来的缘分。
这两种境遇中的我们该何去何从?形势由不得自己选择时,人们要么求神告佛,要么妄图借他人之力解决,总之人们总是费尽脑汁以求与相爱之人长相守,与憎恶之人老死不相见。可人为地去打乱自然缘分并不能彻底解除你的痛苦,真正的自由与解脱只有在遵循真道,舍弃自我时才能实现。《信心铭》中道:“至道无难,惟嫌拣择。”喜欢就一定要相守,厌恶则必须分离,这其实是你要丢弃的偏见。
而问题源于人们自身。进入职场,似乎总有那么一个人与你格格不入。这就好像进了植物园,总有那么一朵花不入你的眼。若这朵扎眼的花儿长在自家花坛里,那便好办得多:摘掉就好;可若开在别人的花坛里,那就没法轻率下手了。这种时候要做的就是抛掉你对这朵花的厌恶之情。
如果执着于个人的喜恶不能自拔,纠缠不休,那么烦恼就会随之而来。喜恶之情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业”(人们在心念的支配下用手做事,用嘴说话,用脑思想,这一切的行为活动,称为“业”)。所以,既然喜恶之情的产生身不由己,就不应对其过于纠缠。
因此你无须非要跑去厌恶的人身边与其交流,折磨自己,也没必要避而不见视他如瘟疫,更不要整日琢磨如何将他改造成一个让自己看着顺眼的人。你只须顺其自然,敞开胸怀认可此人。
有两个选择:一是辞去工作远离这位同事,一是理解并接受她。其实在每个相遇的日子里,你可以把她想象成自己的姐妹;而工作上,你可以视她为前辈。多想想她承受的孤独和压力,心中的厌恶之情就能淡去,并逐渐生出理解和同情。
想一想,我连自己的“业”都无法改变,又怎能妄想去改变他人的呢?这样敞开心怀去理解,去接受之后,同与自己完全不对盘的人一起共事,也不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