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或强或羸,或培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泰,去奢。

字释

取:最早的意思是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获取,拿来。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周礼》);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为:作为,举措。老子一向反对的多举事,即无事生事。

不得已:此处的已,指完成,完毕,已,成也(《广雅》),不得已即指不能得到好结果,不是指迫不得已不得不如此之意。

神器:老子的器有大器,不器,此处又出现神器,神指神灵,同德篇第23章: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

执:抓住。此句也出现在德篇第27章: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随:跟随,与“行”(前进)相对,指跟在别人后面。

嘘:缓缓吐气,呵气,指让被吹之物温暖,与吹相对。出气缓曰嘘(《声类》)。

吹:合拢嘴唇用力呼气,指让被吹之物冷却,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强:强壮。与羸(音雷)相对,羸,瘦弱。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培:给植物或墙堤等的根基垒土,培,培敦土田山川也(《说文》)。引申意为增益,增添,培敦(增加其封地)),培堆(层层叠起,堆高),培养,教育等。通行本作“或挫”,从帛书本。

隳:捣毁,摧毁,毁坏。隳名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贾谊《过秦论》)。帛书本作“或墯”,从通行本。

甚:过度、过分。与“多则惑”(道篇第23章)之意相近,同德篇第7章:甚爱必大费。

泰:最高、最好、最大、顶级。帛书本作“去大”,泰与大意思一样,从通行本。同德篇第8章: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盛如绌。

奢:奢侈。奢与俭相反,德篇第32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甚至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备(德篇第22章)。

翻译

想要赢得天下然后加以治理,我肯定地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天下是神器,不是可以被人治理就好的。

总是想怎么治理的人,必然会失败;

想把天下搞成自己的私产的,必然会失去天下。

万物,有的领路,有的跟随;有的吹气让火灭,有的吹气让火旺;

有的强壮丰满,有的弱小干枯;有的需要培植,有的需要捣毁。

所以圣人的做法是,去掉过头的,去掉好的,去掉不必要的。

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