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看下面的原文: “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这里就讲古人在正式进行占卜稽疑时的一些基本原则了。
古人要真正决定一件事情,必须要占卜打卦时,那么,“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立三个太卜官打卦,结果可行还是不可行,要少数服从多数,这跟我们现在的民主表决还是有点像。三人占卜就有三个结果,至少可以选取两个占卜相近的结果。当然,你说烧出来的龟壳骨头有千变万化的纹理,但是,不管怎么说,一件事情可行还是不可行、能做还是不能做,它归根到底还是从二分中取其一,还是一阴一阳之道。我们观察一下就明白了,人们在世事面前进行选择的最终结果,都是这样二中取一。我们看西方的大选,不管是这个国家有多少党派,最后都是两大党、两个候选人之间的终极对决,对不对?当然,在开始要进行大选的时候,会有很多党派、很多候选人参加,但到了最后,就一定只是二中取一。这个是天地阴阳之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前面讲打卦占卜,结果要少数服从多数。除此之外,还要有更重要的补充。《洪范》的作者箕子,就告诉周武王,“汝则有大疑”,在你有大事情难以抉择的时候,首先要“谋及乃心”,也就是要观察自己的内心,考察自己的心念之端,要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上去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你到底需不需要做这个事情?到底能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做这种事情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问题首先都要“谋及乃心”,要在自己的心里想清楚。自己心里想清楚之后,再去“谋及卿士”,再跟你的大臣们好好商量;然后呢,还要“谋及庶人”,除了要重视自心和大臣们的意见之外,还要顾及庶民百姓的想法,看普通老百姓们拥不拥护你们做出的决定。如果从自心到所有人都达成一致意见了,最后还要“谋及卜筮”,还要看老天爷答不答应。
这个是古人稽疑的原则次第,儒家讲先人谋而后鬼谋,确实非常有道理。人必须把自己应该想清楚的问题想清楚了,最后才能去问鬼神,才能“问及卜筮”。
我以前讲《易经》时,讲过“四不占”的原则:无事不占、无疑不占、无诚不占、无义不占。我们在打卦之前就应该想清楚,要用这“四不占”的原则好好打量一番。
有人听说我在讲《易经》,碰见了就说:史老师,帮我打上一卦吧。我就问:你什么事啊要打卦?他说,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想看你打得准不准。你看这人奇怪不奇怪?事都没有,怎么看我打得准不准啊?这就叫“无事不占”,说得更直接一点,就叫做吃饱了,没事找事。还有“无疑不占”,这件事情我已经想清楚了,没有什么怀疑了,那就好好去做呗,也没有必要打卦。我们一天要吃三顿饭,这个没有什么怀疑的,每顿饭之前还要打一卦吗?没必要啦,无疑不占嘛。还有“无诚不占”,没有这个诚心诚意的话,也不能打卦,打出卦来也没用。比如我现在为某个事情打一卦,结果出来一看,哎呀,不行!这跟我想的不一样,重新打一卦。结果一看,又不行,跟我想的还不一样。不行就再打,我就不相信打不出一个好卦来……这样的心态就没用了,没有诚心嘛!还有就是“无义不占”,不是正义、正当的事情,就不能打卦。你今天想去抢银行,问能不能成功?这个事可不能问,不义不占,谁占谁就是帮凶,做人要讲原则,不能这么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