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平自己开了一家药店,经营了几年,还算不错。唐平想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他看到不少连锁药店都在走多元化的道路,觉得自己也可以效仿一下,于是进购了不少生活用品与个人护理用品等。刚开始还有些老顾客会问,但是后来问的人越来越少,买的人则更少了。时间长了,因为生活用品保质期相对较短,所以,唐平就转为自己用了,有些索性就送给顾客了。看来唐平走多元化之路并不顺利,这是什么缘故呢?
唐平模仿连锁药店的经营模式,看似没有错,但是为什么没有经营好呢?
(1)单体药店没有品牌优势。连锁药店因其连锁经营,在老百姓看来更值得信任。事实上,即使是连锁药店,开始走多元化之路时,经营生活用品也遭顾客非议。顾客认为他们“不务正业”,什么都卖,也不怎么乐于接受,只是因为连锁通过营销行为影响了老百姓,老百姓逐渐接受了。对于没有品牌优势的单体药店来说,药店对老百姓的吸引力还是在“药”字上,他们对于单体药店经营的生活用品等会持更加怀疑的态度。
(2)没有价格优势。本来顾客都是在超市购买生活用品、日用品等,超市的价格也较实惠,单体药店与超市相比并没有价格优势,采购起来成本也高,而且销量小。
(3)缺乏经验。对于单体药店经营者来说,他们大都没有多元化发展的经验,只能凭感感觉,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小。
受这样一些因素的制约,单体药店在拓展业务范围时,应慎走多元化之路。当然,这时候,很多人都会问:“竞争如此激烈,那该走什么路呢?”笔者建议,不妨尝试一下差异化,当然,以药品为主。
(1)培养某一个类别的品种。单体药店如果要扩充品项,全面扩充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成本过高。但是可以对附近竞争药店进行调查,看看其他药店缺哪些药品类别,或者哪些类别较少,则自己可以着重扩充品项,重点培养,以这一类别来锁定一部分顾客。比如,扩充儿科用药,尽可能齐全;还有医院开处方出来的较新的品种、顾客在其他地方购买不到的品种等,这些都是现实的机会点。
(2)降低慢性病药品的价格。对于很多连锁药店来说,他们的慢性病药物价格不会太低,一般也就只有几款商品价格较低,以此来吸引顾客。而单体药店可以通过全面降低慢性病用药价格,稳定住长期服药的顾客。
(3)尝试些“零风险”产品。对于药店来说,风险主要在于药品的效期,如果能经营一些效期长的产品,则这种风险就很低了。那有哪些是“零风险”的产品的呢?比如,医疗器械,像轮椅、坐便器、拐杖等。还有很多“零风险”的产品,可以经常到其他药店走走学习一下。
单体药店生存并不易,而要发展则更需要智慧,但是只要肯钻研,总能找到自己的方法。因为,单体药店有自己独特的灵活性,这是连锁药店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