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组织结构要突破

第二节、组织结构要突破

俗话说解铃还的系铃人,老板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就永远无法走出上述的怪圈。

1.老板必须突破自己,刷新自己,颠覆自己

360杀毒软件的创始人周鸿祎说过:“我也相信360有一天也会被其他的创新者所颠覆,所以我们才必须更加倡导创新,与其被别人颠覆,不如自己颠覆自己。”

老板必须要认识到,这样当总经理是永远不能发展强大的,必须改变这样的现状才能改变未来。当然,改变现状是有风险的,是困难的,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才能“深入虎穴得虎子”。

2.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设置架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战略与政策系副教授尼汀·潘加卡说:“少数人认为,中小型企业只要战术随机应变与投机取巧就足够了,无需讲究战略。但是,不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应该对战略问题给予足够重视。重视战略问题并不要求动用一个大部门或专职经理,也不意味着要有正式的计划过程,其真正意义在于全面思考,因为竞争与更广的环境总在不断演变。”

其实对于很多区域性品牌企业而言,最简单的战略就是:企业应该在哪个行业、哪个品类坚持,应该进行哪些项目的投资和开发等。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服从于战略。当企业有志于开发新的产品、业务和客户群体,采纳新技术或者向新的地域拓展时,组织架构会相应调整。当企业旧有的产品或业务逐渐被市场淘汰,企业将不得不对其关停。或者,当企业表现出明显的“大企业病”症状,部门多、协调困难、效率低下,以致影响了业务发展,则必须对部门进行归并,重新划分职权,梳理汇报关系。

市场环境的变迁和企业自身战略的升级,推动企业对其组织架构不断重整变革。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行业竞争的能力得以提升,就像人的成长过程,在不断反思和自我否定中变得更为成熟。

 

三、分工协作打造组织活力

 

组织的能力来源于分工带来的协作,没有分工就没有组织结构的活力。对于组织而言,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人员的选择,如果使用得当,可以简化和澄清组织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谁控制什么的问题。在任何一家公司中,清晰的沟通线、控制线、责任线和决策线都是至关重要的。得到这个清晰的脉络需要分工的设计,不能够依靠人的自觉或者管理的制度,组织结构本身就应该做好这件事。

组织的分工主要是分配责任和权力。组织必须保证对于一家企业所要承担的责任有人来负责,同时让负有责任的人拥有相应的权力。因此组织中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责任的关系,分工让每一个人和组织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和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组织分工需要理性设计和法律界定,没有共同的对于分工的承诺和认识,没有人们对于分工的权威的认同,事实上是无法实现组织管理的。

先看下面这条报道:宝洁(P&G)在201471日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把市场总监改名为品牌总监,市场部也改名为品牌管理部。这么做是为了让品牌在战略、计划、结果上的职责更加明确,通过简化部门结构,提升决策效率,从而为创意和执行预留更多的时间。媒体认为,这个消息宣告了数字营销新的时代来临。

可是,很多区域性品牌和中小企业,别说“数字营销”,就连“模拟营销”都还没有做好。下面的内容对于很多大型企业来讲,是属于基础的内容,很多国内的大型民营企业,特别是快速消费品企业,都有很成熟的营销体系和部门设置,但是对于很多区域性品牌来说,这些基础的工作也需要走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