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乐天派

下一句“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旁,实际上应该加个单人旁,叫做傍,是依傍、陪伴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座学易的各位君子,今后都是要依傍易道而行的,随时都有易道做伴儿。我们随便走到哪里,再孤独再寂寞的时候,都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有易道在陪伴着你啊!一辈子打光棍也没啥了不起,有易道陪着你嘛;就算一辈子蹲监狱、做苦力也没啥了不起,易道与你是形影不离的。

我们冯老师在文革的时候,以现行反革命的罪名被抓到监狱里去。上次我采访老爷子的时候,他说当时自己也是很有英雄气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易经》中的两句话:“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为什么独立不惧呢?有易道在陪着你嘛。遁世无闷也是这样,在监狱里面关起,也没啥好郁闷的。周文王被关了七年,就在监狱里面推演出了《周易》六十四卦,很有成就嘛,一点都不郁闷。所以,学易有了入心的感觉以后,就能够做到“旁行而不流”。不流,就是不会随波逐流,就是可以随处做主的,牢牢地安住在主位之上的。真正体会到这一点,就可以做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就像济公和尚一样乐天知命,虽然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但一天到晚都是优哉游哉的,念一声“阿弥陀佛”就无忧无虑无烦恼了。旁行而不流,自然就会乐天知命,就不会忧愁烦恼。

我们今天在座的这位小伙子,很快就要去出家,非常了不起啊!我们听着也是欢喜赞叹。他为啥有那么大的决心呢?就是因为相信“旁行而不流”嘛!能够放下万缘,专心出家修学,是非常难得的,要有很大的福报才行。我们在座的其他各位,虽然没有出家的福报,但在家同样也是“旁行而不流”嘛!大道随时都陪伴着我们,想离开一丝一毫都不可能。你不能说,大道啊,我失陪一下,要去上趟厕所,你在门外等我一下。根本不可能嘛!因为我们本身是道的产物,一切都在道中。你的心性、你的乾之良知本身,就是大道的最佳体现。

下一句“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这一段是顺理成章,一气贯穿下来的。有了前面这种“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的心量,有了“旁行而不流”的正见,有了“乐天知命”的豁达,当然就能够随遇而安。

什么是安土?安土就是安心。我们经常把心比喻为地,所以有“心地”、“心田”的说法。从易的角度来说,心也是要分阴阳的。心之阳,就是我们的乾之良知,心之阴就是我们的坤之厚土。怎样安心?就是用我们的乾之良知,用我们精神中阳明正知的一面,去照耀精神中“坤作成物”的一系列活动,照耀我们心中一系列的念头,乃至于由这些念头带来的一系列的行为。能够用乾之良知来照耀这些坤之厚土,你的心才能够得安。

许多易注在这个上面讲不圆,说这个“安土”是安心于乡土,是守在自己的家乡,守住自己那一亩二分地,要在自己的故土上安心。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和我们前面讲的“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的心量差得太远了,与“旁行而不流”的境界也没法比。我以前看过南怀瑾先生的系辞讲解,好像他老人家对这一句也解释成安住于自己的乡土。按照《易经》的本意,安土就是安心。本光法师是这么讲的,我们就要以本光法师的讲法为准。

其实,你真正学懂了《易经》,就会明白《易经》真的是一个安心法门。不光禅宗才是安心法门,佛教才是安心法门,《易经》同样也是安心法门,同样也是要安我们大家的心。这样一讲,“敦乎仁”就很清晰了,人心一旦得安,自然就心地仁厚,自然就能够用仁爱之心去敦化社会、去净化人心。所以,己心安而能安人,己心立而能立人,这就是“安土敦乎仁”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