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企业,在县级医院做产品推广活动,从省级医院请专家,车接车送,来了讲两三个小时再回去;
有的企业,产品销售不到1000万,学术含量也不高,全国市场没有覆盖到十分之一,年年岁岁找专家,还是国内顶尖的专家;
有的企业,找专家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不容易见了面,专家问有什么事?答曰:来拜访;
有的企业,联系到了专家,经常会碰到被拉赞助的事,想同意吧肝儿颤,想不同意吧心颤……
诸多问题,困扰着企业。所以我在这里提个原则,在这个原则下进行建设,会避免很多问题。
专家建设五大原则:
1、略高一级
2、略低一级
3、注意派别
4、目的明确
5、找结合点
专家建设有哪些原则呢?
1.略高一级
如果在县级医院做学术会议,请地市级的即可;如果在地市级医院做活动,请省级即可;在省级医院做活动,则请国家级的。这样的好处是有效、省钱。
2.略低一级
有时候没有必要请一流的顶尖的专家,不论是国家级一流还是当地一流或者是某医院一流。为什么呢?第一是因为一流专家不好请或者代价高;第二是因为有时候和少壮派合作更愉快;第三是有的级别低的医生对一流专家根本不了解,比如县医院医生对全国级专家的崇拜绝对不如对地市级或省级医生崇拜得热切。
3.注意派别
医学是不断探索的经验科学,所以高手们的主张自然有所不同。武林中人有的是少林派,有的是武当派,有的是崆峒派,等等。医学界和武林一样,北京一派,上海一派,广州一派,等等。当然具体到每个科室还要看具体情况,不同科室有不同派别,不同派别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和主张。
有时候少林、武当可以联盟,但是和崆峒就不行了,所以要注意派别,不要办错了事自己还不知道。
4.目的明确
专家一天忙得够呛,哪有工夫和你闲聊?所以找专家一定要目的明确,你想干什么,怎么干,意义是什么,需要专家干什么,目前还有哪些困惑需要解决。有明确的目的,有可行的方案,有备选的答案。有的企业希望专家帮助自己做个方案,指点指点,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你见过大学教授为小学生设计考题辅导作业吗?
5.找结合点
不要碰到事就用“那个”解决,更有效的是找到需求,找到结合点,这时候要用到“马宝琳需求层次理论”(重点考虑职业属性的需求)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重点考虑自我实现)。职业需求和自我实现是分不开的,因为专家的自我实现基本上还是在职业的框架内,我之所以分开来参照是为了提醒大家重视。怎么找结合点呢?说说一般规律。
1.县里的医生对真正提高医疗水平的期望不大,更关键的是和上级医院建立起联系,以方便县领导到大医院看病,对他们来讲,构建关系网更重要。
2.市里的医生既要提高技术又要发展关系,最好是保障省里的关系畅通,争取专家群里有熟人。
3.省级的医生当中就有很多一方霸主了,一方霸主一开完全国会就觉得还是当武林盟主比较好。
4.国家级但非顶级的专家需要职业发展也需要自我实现,但是影响力还小一些,要扩大影响力,这就是需求。
5.国家顶级专家要做很多医学上开拓性的研究和影响整个医学界的有利全民健康的事情,这个事情在做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顺畅,会有阻力,会力不从心,这就是需求。
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医学策划,找好产品定位,设计好市场活动,然后找专家,这就有话说了,如果找准了需求,达成了共识,就是个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