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提供顺序
小王制定出各种信息,去与设计师沟通。要求将产品概念及属性、卖点、用语用在产品外包装及广告宣传物料上。
我:先不要将太多文字信息给设计师,将核心目标消费群体和核心概念、产品配料等基本信息描述给设计师就好了,其余的信息不要多给。
小王:为什么?
我:任何产品都需要有一个好的视觉符号。人的思考分为左右脑思考的,左脑负责文字信息,右脑负责视觉信息。视觉信息与文字信息都是传递信息的手段,但在人的习惯中,视觉信息往往优先于文字信息的。但是左脑的理性文字思维往往压制右脑的视觉感性思维。
设计师右脑型思维,你是左脑型思维。设计师的灵感最好在设计之初不要被压制,这样的话她可以设计出好的独特视觉符号,术语叫视觉锤。初步有了设计思路后,你们再交换大量信息。
小王:好,原来如此。
2.视觉符号设计的要点
设计一个好的视觉符号非常重要。非作者之长,在这里推荐阅读由定位之父艾·里斯的女儿劳拉·里斯所著的《视觉锤》一书。
书中对视觉锤的作用及设计思路展开了详尽的分析,非常值得一读。
3.文字信息与国家法规
小王等到设计师设计了基本视觉符号后,提供了大量信息。
设计师:信息太多了,不好设计。还有品管部交代过,要尽可能简化设计,最好没有,因为国家法规太严,职业的打假人士太多。
小王找到我,如实表达了设计师的观点。
我:确实如此。设计师告诉她,信息量太多,在有限的版面空间内,非常不好表达,另外会降低产品的档次。但是别忘了,我们是与目标消费者沟通产品的价值。大企业可以运用铺天盖地的空中、地面广告来宣传这一切,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供使用,产品外包装及海报等简单的物料是最直接和节省资源,也是使用最多的选择。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舍弃一部分产品包装的美观和形象,去选择最直接的语言表达,而不是让消费者自己去猜测、提炼出来,消费者也不会主动做这个动作。
小王:是的。
我:信息的表达,除了文字本身外,信息图形化和符号化、字的大小、间距、颜色等都很重要,这些决定着字体印刷的美观。设计师在这方面很专业,你再去寻找一些日本的产品包装(日本的包装文字排版非常专业),提供给设计师。
小王:好,可是法规限制,怎么办呢?
我:这一部分比较费力气,但也有规律可循。
国家对于标签(外包装)有明确的法规限制,如何在法规与使用之间找到突破点很重要。既不要违反法规,也要能得到信息最大化体现。
最无奈和可怕的就是因为害怕触犯法规而放弃,导致最终产品的价值无法被消费者感知。
这个要不断去与品管部沟通,他们对法规很专业,但对消费者环节不懂,你正好相反。你们一起找出可以用又合法的词汇。
实在无法体现在外包装上的,与技术、生产部门沟通,可不可以制作挂卡之类的悬挂在包装上。
如果实在不行,最后也要考虑放在广告物料上,受限于我们的人员覆盖限制,广告物料的使用范围会小很多,但总比没有强。
4.包装要看起来越大越好
规格属性的体现也有一个原则:同样分量规格,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包装看起来越大越好(但不要过度包装),尤其对于礼盒等产品更重要。
还有,全覆盖设计的产品包装,有一个重要原则:在包装上开窗(也就是留出一定空间,为透明色),让消费者一定直接观察到产品本身,体验产品的物理属性,否则消费者会很可能不予以考虑新产品。
5.包装实样测试
注意不断测试包装与竞品之间的差异性。手工打实样,完全实景与竞品陈列在一起做比较,来判断样式、风格、色彩和布局及信息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