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稀缺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夺更多的蛋糕。而环境与资源的不堪重负,催生了国际价值链的形成。博世的董事会成员Wolf-Henning Scheider认为,工业4.0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就是市场形势略有变化时,这种变化都会毫无时间差地由终端直接反馈到生产线。现在,走完整个价值链仍需要时间,还需要从一个计划体系转向另一个计划体系。
在传统的制造业中,设计、开发、工程、规划、制造、运营和物流的流程是复杂难控的,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人为因素不可预测,对于企业来说,有些变化是致命的,不可补救的,然而在大数据时代,网络空间的高级计算能力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在工业4.0的理念下,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的全面应用将打通所有生产环节的数据壁垒,从而实现全新的智能化制造方式。不同于人们所猜想的那样简单:工业4.0直接将人、设备与产品实时联通,工厂接受消费者的订单直接备料生产,省却销售和流通环节。
对于一场正在进行的新产业革命来说,工业4.0无疑将比我们所看到的现在走得更远。在中国,工业大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兴未艾,大数据、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企业家们都看到了数据蕴含的价值有多么巨大。而工业4.0的实现正是这样一个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据采集、存储、传导、智能执行载体,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仿真决策,自动化软件控制(PLC、FPGA、ARM等),共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可进行自我优化、自我比较、自我组织的价值链,通过这个价值链,设计、开发、工程、规划、制造、运营和物流的流程在动态中实现最优化。
在科技改变生活的今天,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如何平衡个性化与规模化,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青岛海尔的探索也许给出了答案。从可视化的互联工厂,到模块化设计、采购、生产,海尔正在力图实现从用户到产品研发、供应商、供应链全流程整合。
在这一理念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被分解设计成为不同的模块,然后就可以进行不同组合。这样一来,传统的零配件供应商将转型成为模块商,共同参与设计开发。这一合作模式将有助于形成全新的价值产业链,而且对于用户来说,生产、出库、配送等整个过程可进行云跟踪无疑是一种更加新奇的体验。
以天樽空调为例,265个零配件变成了12个模块,而通过互联工厂生产模块,也将采购的流程和复杂度大大降低。这同样也迎合了现在所流行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其实无非是快速对客户需求作出反应,减少一切生产过程中无用和多余的环节,催生出新的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