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文案写作人员完成任务的最快方法就是:先查阅网络上的大量资料,尤其是充分了解国外同行的介绍方式,然后依照前文所述的内容要求,对公司自己现有的产品介绍或技术资料进行改写。这个过程是完全有可能独力完成的,只需要定期让懂产品的专业人士检查是否有专业错误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想要创造出真正吸引兴趣、获得买家心中投票的内容,往往都需要经过更加精心的策划、采集和写作。尤其是针对工业产品这种专业性极高的写作,缺乏专业知识的文案写作人员自己闭门造车,往往一不小心就闹出笑话来。
——这里先排除公司老板或营销总监这种懂产品的人自己就很会写、而且负责写完所有介绍内容的情况。如果是这种情况,这一节请直接跳过。
只要这个任务是分配给非产品专业人员来完成的,想要保证内容质量,这个人必须要经过反复的查阅资料、并采访专业人士,最终才可能组织出言之有物的专业文案来。严格地说,写作人员所接触的专业信息来源有多优质,就决定了最终的内容成品有多优质。否则就算文句再优美,也是缺乏专业价值的。
而最直接、高效获取优质信息的方式,莫过于找到一个足够专业的受访者,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了解你创作所需的一切专业知识。在理想的情况下,当你完成这个采访,接下来只需要有条理地组织语言、把你获得的信息串成文章就可以了。这种方法适合用来写网站中几乎所有内容,包括产品介绍、公司介绍、工厂展示、行业应用、发展历程等等,哪怕是整个网站从零开始写起都没有问题。
这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大概要通过三个部分来完成:
一是需要前期了解清楚这个公司和产品的基本信息,并在网上查阅大量的资料,看大量的国外同行介绍内容。这个道理就跟写作文之前要先多读几篇范文差不多,范文看得多了,自然就知道形式上应该怎么写了。同时,前期了解得越充分,也会更利于采访时挖掘出更多更深层次的内容。
二是要找到懂产品的专家,并深入采访,挖掘到更全面、更详细、更有独特价值的内容。这一部分,是事关成败的关键。但最重要的前提是,你必须找到足够了解这家公司的受访者,并且说服他给你足够的采访时间。受访者的水平如何,直接决定了你所创作内容的质量上限。而这位受访者的最佳人选,一般来说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如果做不到,至少也要找到在对应领域了解最深的人,比如写产品介绍时需要找到营销负责人,写工厂展示时要找到生产负责人。如果找错了人,完全可能让你整个采访一无所获。
最后一步,就是内容创作人员根据手上收集到的素材,遵从前面所说的各项关于营销内容的要求,自己重新梳理逻辑、组织语言,最终完成作品。
不同于和客户的日常沟通确认,这种采访是系统性、长时间、目的极其明确的,而且需要一个很可能在公司非常有地位的人至少腾出半天以上的时间给你,所以你是绝对不能聊崩的。想要顺利地达到采访目的,一些准备工作和技巧是必需的。
1. 预先了解可能的答案
针对专业产品、向专业人士进行的采访,事前你可不能对产品一无所知。
事实上,如果你在第二章“迅速了解产品”中的工作做得到位,现在的你应该早已看过无数国内外同行的网站,阅读过各式各样的介绍内容。而对于某个行业来说,重要的信息点无非就是大同小异的那么几个。比如CNC加工,就是用什么设备、什么材料、服务哪些行业之类的问题;而针对所用设备,重要的信息也就是加工类型、加工精度、设备数量、设备品牌、最大产量等等。至于更具体点说,加工精度高对成品有什么影响,对买家带来什么好处,你基本都能总结出套路话术来。
所以,只要你确实了解过行业基本情况,也看过其它同行网站内容的写法,就算是现在让你依葫芦画瓢地新写一篇出来,你应该也已经有把握写个七七八八了,只是不能确定技术细节上是否符合这家公司的实际情况。
务必记住:这个采访本身就不是什么从无到有、一点点了解的过程,而是你心中已有成竹,只是针对专业问题确认细节而已。
2. 尽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记录的方式无所谓,可以是纸笔或打字,看对你来说哪个更快就用哪个。
但我不是很建议大家以录音作为主要的记录手段,因为虽然采访时很省事,但后续整理起来又麻烦又费时间,最要命的是很可能你回头再整理的时候,整个人已经不在当时那种思维状态中了,非常影响创作的心态和效率。所以录音只适合当作辅助和备份的手段使用,最好不要太依赖它。
当然,使用语音输入软件也是一个思路,但同样不建议作为主要手段。因为实际采访时,你是极其难以遇到双方一直保持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的情况的,所以整理起来同样不会比听录音轻松多少。不信你试试,最后得到的语音输入结果里,只怕废话要远远比有效信息多,还没有了录音里语气的重音顿挫帮助你理解语义,你但凡隔两三天再去整理,就需要努力回想当时状态、梳理因果关系,一个头两个大。
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只要是能在采访当时就完成的文字工作,就不要留到采访后。事实上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准确地说是你已了解的前期信息足够多、且提问的思路足够清晰的情况下,很可能你做完采访的同时,内容基本也就写完了,剩下的工作只是修缮和润色。当然,这就要求你必须带上笔记本电脑了,而且打字速度要足够快。
按照这种操作方式,一个熟练的文案写作人员,一天之内完成一万字以上的原创内容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而且保量保质。因为所有内容的素材来源都是新鲜的,其中还会掺杂两个人交谈间碰撞的新思路,与一般网页上充斥的老生常谈、僵硬死板的内容完全不同。
3. 灵活引导对方配合你
对于内容创作人员来说,采访时最重要的就是提问技巧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受访者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配合你。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对方踌躇半天之后直接回答你“我这个产品没什么特点啊,大家做的都那样”;或者一聊起来就刹不住,但话题又总是往着对你根本没有帮助的方向跑。因此,要想从对方口中得到你真正需要的内容,还是很需要费一番力气的。以下几个在采访时的技巧,也许会对大家有帮助。
(1)主动明确采访主题
在与对方沟通前,你必须先保证自己心中已经有足够明确的目的和思路。
值得你采访的人,应该都是在这个公司甚至这个行业都有一定地位的人。首先他一定对自己的产品非常了解,而且大概率是一个很有主见、有想法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应该是个大忙人。
因此,你必须在采访开始前,直截了当、条理清晰地告诉他你此次采访的目的和重要性,你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因此具体需要他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同时,你还需要让他了解你大致的采访思路,了解双方应该谈论的话题核心在哪里。否则,他很可能会不认可你,且因为对你的不认可而敷衍你的问题,甚至聊几句就借故离开;或者是因为你自己缺乏清晰的思路,导致你觉得对方说什么都对,话题完全被他带跑,看起来聊得挺热烈,回头一整理才发觉全都用不上。
如果是信息架构的设计者自己来负责文案创作,那么采访工作会比较容易进行,因为你已经有清晰而坚定的思路了,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会轻易偏离主题。但如果文案创作人员之前没有参与过信息架构设计,那么必须要先与架构设计者充分沟通,确保自己已经完全领会并认同为什么这样设计、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内容来支撑这个架构。
采访刚开始这两分钟的沟通,至关重要。我的建议是,在这两分钟里,至少以下内容必须先向对方讲清楚,并想办法得到对方完全的认可,然后你才有可能充分了解你要的信息。当然,这几句话只是例子、帮助理解,实际交谈时这个意思到了就行,不用照本宣科。
现在互联网上的营销竞争很激烈,网站的内容要是不专业、不吸引人,买家只怕才刚一点开就不想再看了。
今天的采访是为了获得网站内容的基本素材,这会直接决定网站的质量,决定买家在咱们的网站上能了解到什么。
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您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是最容易说服买家的。买家越是觉得这个公司专业,就越容易信任这家公司。
我来之前对您公司和产品做了一定的了解,您产品的特点是……,买家一定关心……,所以我想通过……来证明我们的……,并通过……来证明我们的……(讲解营销思路)。我今天的采访内容,就主要针对这两部分。您看有什么建议或者要补充的?
(3)封闭性提问为主,开放性提问为辅
当你已经正式开始提问,你有可能会发现,虽然对方非常专业,但也恰恰因为他对产品太过了解,因此对于你所能问出的那些问题,总觉得太过简单以至于无话可说、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说。虽然采访往往需要先从开放性的问题开始,但一旦你发现对方并不是那种你稍作提示就能滔滔不绝的人,那就千万不能换汤不换药地反复问,而需要通过封闭性的问题做引导,才有可能让对方进入状态。
所谓的用封闭性问题做引导,就是把你之前在国外同行网站里看过的、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试探性地直接拿出来问对方:“是……这样吗?那么是……这样吗?”
这是因为,对方此时的“不知道该怎么说”,实际上其实是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回答。而你这时只要给他一个具体的例子,他就很容易做出选择:要么承认确实就是你所猜测这样,要么就会本能地纠正你、其实应该是什么样。
比如还是CNC加工的例子,当你一开始问“你们做CNC加工有什么优势”,这个问题比较大,对方很有可能不知从何说起;但没关系,你停几秒就可以接着问:“像这种加工主要依靠的就是加工设备嘛。我能先了解一下,我们在加工设备方面的实力如何吗?”
如果这还不足以让你得到具体的答案,你还可以继续问:“比如加工精度方面,我们最高可以达到多少?”这个问题就不存在答不上来的情况了。如果精度没什么优势,你就大概能猜测这个公司是低价多销的,接下来可以及时调整方向去问设备数量、产量方面的问题。
如果精度确实比较高,你就可以夸一下,然后自然而然地换个角度问得更深一些。你可以继续使用封闭性提问:“哇那真是很精细的加工了,即使客户有比较高的要求,我们也可以满足。那么像汽车、航空航天这方面的零件加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或者开始试着给对方更多发挥空间,改用开放性提问:“那我们应该经常会碰到一些图纸非常复杂的零件,这种情况我们又是怎么做到依然保证产品质量的呢?”……等等。如此几个回合,很快你就会发现,你们已经进入愉快的聊天了。
到这里你可以明显地发现,这种高效的提问方式,其实也不过就是基于你采访前就已清晰的脉络和逻辑,按部就班地一点点确认而已。更重要的是,当你提问的思路清晰,你写作的思路只会更清晰——比如上面这一套问题问完,其实你就已经可以写完加工设备的介绍内容了:“XX公司专注于CNC精密五金加工,尤其擅长为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的高要求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我们拥有XX台五轴加工中心,最高加工精度可达XXμm。此外我们还配备了……、……、……等设备,专门解决复杂零件的加工……”。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你该写的内容其实早已在你心中,而你的提问,只是请对方帮忙给你的这段话填上空白而已。
下面是一些在实际交谈时可能经常需要用到的问题和思路,供大家参考。
1 您的产品是卖给哪些人的?
2 他们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满足什么需求,而买您的产品的?
3 所以对他们来说,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的产品能为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4 我们拥有什么资源/能力/人才/经验,因此能做出符合这些要求的产品?
5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什么环节是比较重要的,对最终的产品会产生什么影响?
6 在这些环节,我们又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