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管理

风险在人生的旅途中无所不在,随时随地会发生,对私营企业主而言,发生风险的概率比上班族要高,影响也更深远。

风险一般可分为两类,即投机风险和纯风险。投机风险是指事件发生时,结果有三种可能:有损失,没有损失,盈利的不确定性。例如股票的投资、经营事业、赌博等。

纯风险是指事件发生时,结果肯定是“损失”而无获利机会,例如人身安全的威胁(疾病,意外,死亡)、企业资产的损害、生产过错等。

1.风险管理的流程

一般而言,通过购买保险来抵御风险是最经济且最有效益的行为。但是,在未购买保险之前,我们必须利用“风险管理分析流程”来寻找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风险管理分析流程基本上可分为:

(1)确认

在确认风险时,个人必须考虑整体的需要,同时必须区分“风险”和“危险”。

风险是指可能会遭遇损失的情况,而危险是指遭遇损失的情况是肯定的,如水灾、台风的到来。同时个人也必须了解危险和潜在危机的区别。潜在危机是指可能增加危险的概率,例如吸烟会增加肺癌的概率。

(2)分类

1不动产:这里必须了解房子遭破坏(火灾、地震、台风等)时所必须负担的额外金额,如租金、装潢、设备、利息等。

2个人财产:包括汽车、珠宝、古董、音响、衣服等。

3第三责任:如因开车失误而导致第三者有所损失,或窗口的花瓶掉下击伤行人等。

4收入中断或额外支出:如失业、失能、疾病、死亡或退休。

5投资风险:一般包括资金分配错误、机会成本市场、财务、变现、通货膨胀。

6财产管理风险:很多人都忙于赚取财产,却时常忘了如何保留计划,以及如何在死亡时把财产以最低的费用移转给健在的家属。

7企业和税负风险:中小企业每天都会面临各种不同的经营管理风险,尤其是管理阶层和重要干部。而许多公司,尤其是在不景气时,在经过税收筹划后所创造出来的额外资金,会对企业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3)评估

评估风险主要是要了解发生事故的“或然率”。在预测或然率时,统计资料是一个必须参考的数据源,如人在各年龄层死亡的或然率。如果没有统计资料,那么就得利用个人的基本常识或请教专业顾问。

以个人而言,清楚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很重要,因为如果某一件事情对个人而言不重要,那么所产生的损失就可以不用太过担心。反之,如果某一事件对个人很重要,如确保子女能完成大学学业,那么确保自己不会因疾病或死亡而收入中断就显得很重要。

(4)面对风险的方法

科学应对风险的方法是利用“控制、回避、自留以及转移”的分析顺序,而每一项选择都会有一个代价:

1控制 Control:适合用于那些通过以往经验,对潜在风险做一个“预防”措施成本和潜在损失的分析。预防措施有:定期的保养、检查、训练等,但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必须支付相关的费用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如果成本小于潜在的损失,那就应采用控制风险的方法。

2回避 Avoid:适合用于那些损失发生概率高且损失程度大的风险。但是,企业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而不购买生产机器,将会失去赚取利润的机会。人身安全(疾病,意外,死亡)尤其是“死亡”是我们回避不了的。

3自留 Retain:如果潜在损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而且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的损失会比通过购买保险来移转风险更经济合算,那么可以选择风险自留。自留一般适用于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不过,如果事故发生时,一切损失都得由企业自己来承担,而企业又刚好处于资金不足的情况,那么公司可能会因此破产。

4转移 Transfer:如果潜在风险发生所产生的损失远远超出自己的承担能力,那么最理想的方法是把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保险公司,而自己每年只需支付风险金额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三的保费。

(5)选择:

在明白面对风险的方法之后,必须选择所要利用的方法,同时决定处理各种风险的优先级和期限。因为没有人可以同时进行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所以非选择不可。

在风险的种类里,收入中断的风险会由疾病、意外、灾害、年老而产生,把这几个因素套用在风险管理技巧程序上,可以发现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疾病、意外、灾害和年老不会发生,同时我们也没有办法回避。

(6)执行:

在执行风险管理时,必须做到三点:第一,精算所需的金额;第二,根据个人财务状况和优先顺序拟定执行时间表;第三,最重要的是,风险管理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问和技巧,非一般人所能胜任,所以最好把它交给在这一方面的专家处理。这样才会达到省时、省钱且管理风险的目的。

(7)定期回顾和调整:

因为未来的情况波动不定,每一个人的情况也会不断变化,因此制定的风险管理计划就必须不断根据情况作调整,才能发挥它的效用,降低负担。

2.三种纯风险

在整个理财规划中,由于风险随时可能发生,且难以控制、回避或承担,因此风险管理在理财规划中乃是当务之急。而一般的风险管理主要针对下列三种危险进行控制:

(1)人身风险:指个人死亡、疾病、残疾或意外事件等人身上的风险。

(2)责任风险:指因个人的过失而造成他人经济上的损失,个人对此损失必须负责的风险。

(3)财产损失风险:指财产的毁损,如灭火所遭受的损失。

在这三种纯风险中,由于“人力资本”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资产,因此,人身风险的管理乃是整个理财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在管理人身风险时,首先必须彻底分析个人对于“现金”和“资金”的需求,并且计算个人资产的“变现价值”。而在进行个人对现金和资金(隐含负债)需求的分析时,又必须顾及生活、残疾和死亡等三种情况,其分析考虑如下:

3.现金需求

(1)税负:所得税、地价税和死亡时遗产税的征收问题。

(2)家庭过渡费用:当不幸事故发生时,不仅经济来源可能中断,而且必须面临各项费用的支付问题,此时对现金的需求更为迫切。

(3)债务:包括房屋、汽车、生意等各方面的债务。

(4)医疗费:如是死亡,还需加上丧葬费、行政、律师费等。

4.资金(隐含负债)需求

(1)家庭生活费:根据统计,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5年,因此,女性在晚年有可能面临单身生活,必须及早做好生活费用预估与准备

(2)子女教育费用和创业资金。

(3)扶养费(子女、配偶及父母)。

(4)残疾时自己的生活费及医疗费。

在分析出个人对现金和资金的需求之后,再将其与个人资产的“变现价值”做比较。若变现价值大于需求,当然可喜;若有不足,即为风险所在,此时即应寻找解决之道,以使自己的生活无后顾之忧和事业得以永续经营。

5.利用保险转移风险

不管是上班族还是企业主,他们都面临着“生命与健康”的不确定性,随时会出现疾病或死亡的“风险”!因此,在个人与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需要安排把风险“移转”给保险公司,以解决火灾、地震、营业中断、窃盗、第三责任、失去重要干部的经营贡献、股权移转、遗产税、员工福利和奖励办法的财务需求。

6.筹措资金的方式和考虑因素

假设在做现金和资金的需求分析后发现面临残疾或死亡时,我们还有360万元的缺口。因为这360万元的资金缺口只能在未来的时间里,逐渐把个人的“人力资本”定期转换成“金融资本”。这种传统的“先积累,后创造” 的模式,其先决条件是你必须要有“健康”和“时间(生命)”。如果失去其中一项,你的“人力资本”会因此而消灭,而“想要”达到的目标就会落空。

7.保障投资计划

另外一种比较有“保障”的投资方法是“先创造,后积累”的模式,即把资金配置在“人寿保险”与“投资”的组合,同时执行的计划。

那么筹措弥补缺口的保障投资方式是我们可以考虑的,如表2-3所示:

表2-3 保障投资计划表

8.有了社保还需要商业保险吗

企业主还需要商业保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保的保险金额有限制,基本以给予抚恤金为目的,不像商业保险的需求原因和投保金额可根据投保人的需要而决定。

(2)养老仅靠社保是不够的,因为社保只解决老年部分的费用,如果要过上较富裕的老年生活,就要靠其他储蓄及投资。

(3)社保没有豁免保费的功能:保费豁免是指在保险合同规定的特定情况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时,投保人可以不再缴纳后续保费,保险合同仍然有效。比如,企业主为自己投保“重要干部保险计划Keyman Insurance”,当投保人发生重大疾病(包括意外)时,余下的未缴保费可能都不用缴了,而社保就没有保费豁免条款。

(4)社保只能报销规定内的药品,对新药及一些昂贵药品一般是报销不了的。

表2-4至表2-7为企业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企业主与企业所需要考虑的风险事项:

9.投资风险有哪些?

在还未把资金投资于任何投资标的前,应该先了解可能会遭遇的各种风险。一般投资风险可以区分为下列几种:

(1)财务风险:指投资的资金亏损,通常是因判断错误而把资金投资于一家无法维持其竞争和获利能力的企业。因此,通过详细的分析、过滤和选择可以避免这一类风险。

(2)市场风险:指价格的波动。虽然那些提供较低报酬的绩优股一般都能避免市场风险,但是,它们往往无法避免由通货膨胀所引起的风险。“长期”和“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往往是规避市场风险的最好策略。

(3)购置力被侵蚀风险:指通货膨胀对收入和本金的侵蚀使购买力减弱。资产性投资工具的收入和本金通常会随着通货膨胀与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所以具有避免购买力被侵蚀的作用。

(4)利息风险:指利息因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波动的风险,即投资可能必须接受较低的报酬率或本金的损失。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财工具便是“债券”。通常,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便会下跌,而当利率下跌时,债券价格便会上升。

(5)无法变现的风险:指我们将资金投资于不容易把利润转变成现金或在短时间内无法把投资卖出的企业的风险。例如,投资于“末上市”公司的股票,往往是有价无市。在某些情况之下,投资于一些特殊性质的房地产也会面临这种风险,尤其是在房地产不景气的情况下或政治因素的影响下。

(6)税负风险:指投资前所预估的税负可能会因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变而产生变化的风险,例如证券所得税的重新开征,会使投资于证券的预定报酬降低下来。

(7)资金分配错误的风险:指投资者对自己的财务目标不清楚而把资金分配不当,如资金的分配根据三分法或六分法等。

(8)人身风险:投资者忽略了赚钱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和充裕的时间。人不像企业可以“水续”,人的死亡会影响个人的整体财务状况。

10.定期定额投资策略以规避投资风险

拥有资产的方式包括投资股票、大众物资、房地产、基金、黄金等,问题是多数人很难掌握最理想的产品、购买价格和出让时机。因为影响理财产品价格的因素很多,如政治、经济、国内外竞争、劳工意识、法令等。因此,一般人,包括投资专家,都没有办法准确预估未来的价格趋势。

为了解决投资人没有时间、无法判断买和卖的时机、担心买到最高价格的风险,或没有能力来管理自己的投资组合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以达到“均衡价格”的效果。

定期定额的投资方法,就是每隔一定的时间,把一笔固定的资金投资于相同的理财产品上。以定期定额的方式来投资,在价位低时,可以买到较多的数量,而在价位高时,买进的数量就会较少。因此,投资的成本就会得以平均,所面对的风险会远低于那些希望等到价格跌到最低,然后才以一次性买足的投资方式。如果你是以一次性买足的方式来投资,那么你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在价格就要下跌的时候去购买。

假设你现在准备利用400万元来投资,把这400万元分配在四个不同的季节。根据价格平均成本法(Dollar Cost Averaging)的计算(见表2-8),我们可以发现:以定期定额方式所能购得的数量是41.25单位,而以一次性买足的方式,只有在第二季度价格最低时,所购得的数量才最高。市场的平均价是9.9元,而以定期定额投资方式的平均价是9.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