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种人是沉潜之人,《洪范》这里讲“沈潜刚克”,对这样的人就要再换成刚克之法。
沉潜之人有什么特点?当然是深沉静默,绝不会很轻佻、很浮躁、很话唠,这样的人在性格上具有坚韧不拔、沉潜忍耐的稳定性。但是,正因为他深沉静默,往往打死不吭气,所以你也不知道他心中的所思所想。这种深沉老练的人也有缺陷,就是心中有疑不愿意显现出来,有时候也会犹豫再三,狐疑难定。这样的人之所以不随便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愿意马上说出来,也是因为心中有问题没有真正想清楚。遇到这样的人,你如果跟他讲柔克,跟他慢条斯理地讲道理,那会把你气死。他半天不吭一声,谁知道他听见没听见?这个时候怎么办?刚克!当机立断指出他的问题所在,用斩钉截铁的语言,绝其狐疑,引其生机,不容分说。这样的例子在禅宗史上太多了。
大家知道马祖大师悟道的公案吗?马祖就是一个典型的沉潜之人。不知道大家去过南岳没有?今天有从湖南过来的朋友,你们去南岳游玩的时候,知不知道马祖大师打坐的地方叫什么?就是磨镜台嘛。大家以后再去南岳,要好好采一采那里的道气哦!
马祖是四川什邡人,自幼出家修行,后来云游至南岳,感觉这里是住山修行的好地方,于是就在磨镜台附近搭了一草庵,天天在草庵里坐禅,一动不动,也不跟任何人来往。大家想一想,一个年纪轻轻的和尚,天天坐在那里跟个木桩一样,是不是深沉得不得了?马祖在这里住了好长时间,不管谁来跟他搭话,或者要给讲经说法,他总是不理不睬,根本不起于座。我们要是遇到这样的人怎么办?只好凉拌。
但是,有一个人就有办法,他就是六祖慧能大师的嫡传弟子南岳怀让。怀让禅师一看,咦,这个小伙子根器不错啊,这么沉潜稳当,难得!然后就故意引诱他问法。但是,无论怀让禅师怎么引诱他,马祖就是只管在草庵里打坐,根本不理睬。最后,怀让禅师想了一个办法,你不是坐在那里一声不吭气吗?那我就给你用非常之机!什么非常之机?你现在已经是冷水泡石头,坐在一潭死水里了无生机啦!要让你重新活起来,就必须要用非常之机。只见怀让禅师拿来一块砖,就在马祖旁边的石头上磨。嚓嚓嚓、嚓嚓嚓……这个磨砖的声音太难听了!你不是坐在这里打坐吗?我偏偏就这么磨磨磨,马祖终于坐不住了,然后就问:老和尚,你没事在这儿磨砖干什么?搞得别人都没法坐了。哈哈,这小子终于开口了,这就好办了。怀让就逗他说:我磨砖成镜啊!马祖一听:咦!天下哪有这种事情?磨砖岂能成镜!怀让抓住他的问话,立即反问: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佛乃无相,成天傻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哪能成佛呢?马祖就问:那如何才能成佛?南岳就问他:如果牛车不动,你鞭牛还是鞭车?马祖说:当然鞭牛啦。这就对啦!你是学坐禅,还是要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要成佛,佛无定相,不可妄加取舍。你执着于坐相,怎么能成佛呢?!马祖闻言大悟。
大家看,马祖就是沉潜之人,就得用非常之机接引他,不然的话,这一潭死水怎么可能活起来!这种人就是要用刚克。后来临济祖师大悟的公案,也是黄檗禅师用非常之机,以三顿辣棒,成就了临济义玄这个的沉潜之士。
我经常讲,禅宗是中国传统文化金字塔的顶尖,为什么?一般人可能以为,禅宗是佛教啦,是从印度泊来的外来文明,但是,自六祖大师之后,禅宗在佛门中一枝独秀,成为最有生命力、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就是因为祖师们是把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真正吃透了。正是由于禅宗的启发,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才重新找回先秦儒家的圣脉心传,而中国道教也才从服药炼丹、追求长生不老的歧途上回头,重新回到全真内丹心性之学的正道上。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如果大家有时间从这个角度去慢慢品味,中国文化史上的很多纠缠不清的问题,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