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城市的构成与划分

在通路精耕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城市分级与通路盘点,根据城市级别与城区精耕的客户数,设计出各城市的通路经营模式,使通路精耕操作系统更有效地运作。

城市的经营方式可根据区域特性(明确城区、城郊与外埠)、市场规模(人均消费单位数×人口数)与客户点数(人口数)三个因素确定。

城市的经营模式一般可分为DC+城郊、城区经销商+城郊、城市经销商、外埠甲A片区、外埠甲片区、外埠乙片区、外埠丙片区与外埠丁片区几类。

4.1 城市的构成与划分

4.1.1 城市的构成模型

1)根据区域广度和区域消费力两个指标,中国大陆区域可用图4-1表示。

 


4-1  中国大陆城市的构成图

 

说明:

① 在中国大陆地区,可按照城市的人口数、年人均消费数量与制造商产品的销量,将所有地级市分为A级(含AS级)城市、B+ 级城市(设置营业所的地级市)、B级城市(未设置营业所的地级市)与甲级以上城市(非精耕地级市)。

② 根据《城市分级与区域划分》章节,B+级城市与A级城市由核心城区、精耕城区、城郊与外埠片区组成,甲级城市与B级城市由精耕城区与外埠片区组成。

2)根据统计数据,城区与外埠的销售比例为 85:15,可见,在产品的销量上,城区占绝对优势。

3)消费品是从城市到乡村逐步流行的,做好城区消费品的销售工作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城区区域小,消费力高,与外埠相比,相对容易管理。

在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到中国市场经济变化会造成通路变化这一特点,例如,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镇道路更加通畅,目标消费人群的购买行为和购买网点数也有所改变。

综上所述,通路精耕的重心在城区的经营上。只有实现城区的高覆盖与高占有,才可以获得产品经营的成功。

4.1.2 区域划分

在通路精耕操作中,严格的区域划分对各城市通路经营模式的设置起着重要作用。

 


4-2  城市区域划分结构图

 

说明:

① 在图4-2中,区域划分为城市和外埠片区。

② 城市又划分为核心城市(核心城区+城郊)与精耕城市(精耕城区+城郊)。

③ 外埠片区主要由县城和乡镇组成。

④ 具体的划分定义,如表4-1所示。

 

4-1  城市区域划分定义一览表

区域

定义

城市

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范围,但仍要视情况界定

外埠片区

外埠经销商经营的区域,一般是一个县,包含县城中心与周边乡镇。

核心城市

运用DC方式经营的城市,包含核心城区与城郊。

核心城区

核心城市中人口密度与人均饮用量大的区域,由士多业代服务一阶,架设DC经营。

城郊

核心城市周边,人口密度与人均饮用量相对较大。

精耕城市

城区经销商经营的城市,包含核心城区与城郊

精耕城区

精耕城区中人口密度与人均饮用量大的区域,由士多业代服务一阶,架设城区经销商经营。

城郊

核心城区周边,人口密度与人均饮用量相对较小。

县城中心

外埠片区的县城中心

乡镇

外埠片区的周边乡镇。

 

4.1.3 区域经营重要度顺序

区域经营重要性,如图4-3所示。

 


4-3  城市各区域人口数与人均饮用量

 

说明:

① 在图4-3中,根据人口数与人均饮用量将城市划分为核心城市、精耕城市与外埠片区。

② 在通路精耕操作中,区域优先经营的先后顺序依次为核心城区、精耕城区、城郊、县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