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为应用登录承托页,不仅是全应用流量最大的界面也是流量分发的窗口,作为核心功能为内容分发的智能推荐来说,首页是几乎所有APP应用推荐功能的必选界面。以手机淘宝为例,手机淘宝推荐的快速发展源2014年阿里“All in无线”战略的提出。在无线时代,手机屏幕变小,用户无法同时浏览多个视窗,交互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淘宝借助个性化推荐来提升用户在无线端的浏览效率。从2015年到2018年的双11,从双11主会场个性化算法(即“天坑一号”,如下图)包括三个层次:楼层顺序个性化、楼层内坑位个性化、坑位素材个性化到手机淘宝近乎所有版块个性化,智能推荐已然挑起了流量分发和订单转化的大梁。2015年双11智能推荐的成功上线成倍地降低了会场跳失率,其个性化推荐团队还获得了当年的CEO特别贡献奖。而如今,手机淘宝经过几年的发展,推荐已经成为手机淘宝上面最大的流量入口,每天服务数亿用户,成交量仅次于搜索。而且,不仅是Feed商品流推荐,如搜索、活动页Banner、专题分类版块,也均使用了智能推荐。如图4–1所示。
图4–1 2015年双11“天坑一号”个性化推荐
手机淘宝的推荐逐渐成为淘宝最大的流量入口和最大的成交渠道之一,其背后是极为复杂的业务形态和繁杂的业务场景。手机淘宝的推荐不仅包含了商品,还包含了直播、店铺、品牌、UGC、PGC等,推荐的物料十分丰富,目前手机淘宝整体推荐的场景就有上百个,因此我们在这只会举例几个场景,以启发读者的思考。
手机淘宝首页的设计思路,从界面上至下分别是:
(一)搜索栏,用户使用搜索栏快速找到心仪的商品。(快速定位商品,应用个性化搜索)
(二)Banner图,通过Banner活动拉动流量。(通过活动留住新登录用户,应用个性化Banner图)
(三)活动专区,用流量品带动购买量。(让用户知道该商品和服务在我这里很便宜,应用活动专区推荐)
(四)猜你喜欢,新老用户的个性化转化方式。(目的不那么明确或处于“逛”和“比”过程中的用户的转化,应用瀑布流式推荐)
1.搜索栏个性化推荐
搜索栏个性化推荐主要有几个位置:
(1)搜索框文字提醒。搜索框的文字一般以轮播的形式,按照推荐结果的权重排序依次按秒展现。如图4–2所示。
图4–2 搜索框文字提醒
(2)搜索结果。如图4–3所示。
图4–3 搜索结果
(3)搜索关键词提示界面。如图4–4所示。
图4–4 搜索关键词提示界面
2. Banner图个性化推荐
如图4–5所示。轮播图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与行为数据进行个性化展示,但前提轮播图的数量足够多。
图4–5 Banner图个性化推荐
3.活动专区推荐
活动专区分类的特点是推荐的是个性化的分类或者活动。在前端返回推荐结果时,会返回多个分别属于不同分类的商品列表,那么按照商品列表由高到低只取分类返回即可。这也能解释手机淘宝活动专区展示的不同品类的商品,但点击之后并没有跳转到商品,而是到了分类的活动页面。如图4–6所示。
图4–6 分类活动页面
我们提到电商平台的推荐不仅仅是商品,可能还有包含商品店铺、品牌、直播。凡是可以被包含商品信息里的子信息都可以通过返回分类的方式操作。分类的应用十分广泛,从理论上来讲,任意的信息都可被分类。
4.猜你喜欢(商品流推荐)
首页的核心诉求就是留住新用户,转化老用户。智能推荐已应用在首页的各个功能区域里,从逻辑上反推,智能推荐是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留存和转化指标提升的。而我们看淘宝首页的演变也论证了我们之前提到的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增量流量已不多,各家都在争夺存量流量市场。新用户已不是主要目标群体,老用户不需要专题分类做购买指引;老用户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历史数据,智能推荐基于当前数据已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购物需求。如图4–7所示。
图4–7 商品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