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四

工资继续增长,但涨幅有所下降,零售企业人工成本占比告别5%时代

从2010年开始,零售企业就拉开了大幅涨薪的一幕。有关调研表明,涨幅最为明显的是2011和2012年,平均涨幅约为10-15%,许多企业三年累计涨幅达到40-50%,有些企业甚至更高。

零售企业的涨薪潮不仅影响了一二线城市,也带动了三四城市。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经过这轮涨薪,三四线城市零售企业一线员工的薪酬水平开始接近一二线城市。到目前为止,除个别城市和地区外,零售企业一线员工的月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均在1000元以上,大部分在1200-1800元之间。这种情况说明,一二线城市零售企业一线员工的薪酬并不比三四线城市一线员工有竞争力,特别是当考虑他们所生活的城市的整体物价水平较高,特别是买房的压力较大这些因素。

对于零售企业2013年可能的涨薪幅度,大部分企业的回答还是要涨,但涨幅可能会低于往年,估计在10%以下。对此,相关的零售专家认为合乎情理,毕竟前几年的大幅涨薪是对行业原来普遍低薪的一个补偿,同时,企业目前的实际经营能力也不能承受连续不断的薪酬增长。

由于近几年的薪酬上涨,零售企业的人工成本占比也不断攀升。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受访企业,特别是超市企业称,2012年他们的年度人工成本占比超过5%,还有37%的企业表示,他们的人工成本占比超过6%,个别企业的人工成本甚至超过7%。

零售企业人工成本占比普遍超过5%是一个重要信号。 众所周知,零售业是一个微利行业,在平均综合毛利率只有15-16%的情况下,人工成本每上升一个点,企业净利润率就下滑一个点,这对平均税后净收益率只有1-2%的连锁超市业态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同时,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扬对平均税后净收益率也只有2-4%的百货业也是一个重大压力(因为竞争的日益加剧,百货业目前的平均毛利率已下滑到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