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产业互联网:从空心品牌到价值品牌

为什么产能产量巨大,体量庞大的企业很难构建起产业生态,进入用户社区?而那些没有库存、没有负担的轻资产公司反而更容易进入以用户价值创建为核心的社区商务模式?因为后者更容易成为社区生活方式的采购者,而不是产品产能的推销者。产业互联网就是这种轻资产公司的载体。

从产业链上游建立起穿透产业链中下游,直达消费者餐桌与味蕾,串联起生活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标准化、差异化、个性化。对于水产品的价值品牌塑造而言,产业互联网将为这种标准化、差异化、个性化提供最适配的高效运营模式。这是杜绝空心品牌的最佳方式,也是构建从养殖端、加工端直达消费端的最佳路径。

1932年,克拉克和韦尔达合作出版了《美国农产品营销》。书中指出,大量生产企业不能放任产品自由或自然流通;必须对漫长的分销过程进行干预,尤其是农产品,必须通过有效的协调手段缩短流通周期、加快分销速度、提高盈利空间。包括按照市场终端的实际需求及其反馈数据,对农产品的分销过程进行有意识的调节或协调,使生产、分销与零售过程协调起来。

当我们拥有了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支持,就可以开展这种调节和干预,从而提升从养殖端到客户端的效率,提升运营质量。产业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对水产业来说,必须抓两头,一头是技术端,一头是市场端。以前的品牌,是靠广告或者推广实现的;现在的品牌,其实更精确地归集为产品品牌,需要从技术端到市场端全程协调。

因此,产业互联网实际上就是建立品牌一体化、产消一体化的社区。请注意,这里的产消,是产品与消费者,而不是产品与销售者。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企业,产消一体化社区有大有小。在水产业的移动互联时代,产品是抓手、用户是入口、社区是平台。产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是产品与用户、产品与社区的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