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生态学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可以说是传颂千古的名言,也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五千年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这两句话本身就非常好,对我们平常的生活、事业也很有用。当我们与别人争吵、产生意见的时候,心里头想想这两句话,一下子就能够放下了,就不会因为别人不接受你的意见而堵心了。

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呢?这是因为,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它有着像天地一样无所不包的博大胸襟。中华文明的巨大包容性,使它能够海纳百川,历久弥新。我们看世界文明史,你看得越多,思考得越深,就越能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伟大与优秀。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地是大公无私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在天地间展现自己的生存状态,展现自己的美妙舞姿,而且各自都不会相互妨碍,共存于天地之间。落实到人类社会中来,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乃至不同的人事领域,都有各自所遵从的模式和规律。这也是道,各有各的道,所以“道并行而不相悖”。大家能够齐头并进,没有高低和贵贱之分,都有着天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相互之间没有必要进行排斥和诋毁。

我们看西方现代文明的历史,以前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认为文化之间、种族之间、国家之间,也跟生物的生存竞争一样,是物竞天择、弱肉强食。西方人认为自己的文明最高,其它的文明都次一等,那些土著部落就纯粹是野蛮人。正因为有这种自大的优越感,所以就有纳粹在二战中针对犹太种族的灭绝事件,就有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屠杀印第安人的事件。因为他们这一套理论认为,落后就要挨打,就该受欺负,就该被殖民!这也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嘴里经常说的。实际上,这种思想来源于西方,来源于社会达尔文主义。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提倡的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就跟当代世界提倡的“文化生态主义”共识是完全相吻合的。近年来,在东方文明的启迪下,同时也是在许多现代文明病的逼迫下,东方文化生态学的理念,正越来越被全球有见识的人文思想家所认同。

现在大家都认为,人类的文化其实和大自然一样,是一个整体。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每一个零件都同样重要。我们不能说手比脚高贵、眼睛比耳朵更重要,更不能只要大脑,不要四肢百骸。自然生态应该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文化生态也是一样,也应该保持各种各样的文化模式、文化生态,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如果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文化,完全一模一样,那么世界就非常单调,也离灭亡不远了。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生物,比如只有人类的话,那人类也就快完蛋了。现在的环保主义者、动物保护主义者,他们的组织活动非常频繁,因为他们也有这样的思考。

现在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非常快,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真的只有人类生存了,估计人类的命运也就走到尽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