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战国
穿越2400年的策略游戏
一不小心翻看了一下战国地图,竟然惊奇的发现,各大城市群犹如经济上战国,廊坊所处的京津冀城市群北部地区就是燕国属地,长三角区域范围竟然和越国国界相差无几,关中之地矗立秦国,山东半岛览胜齐国,成渝战巴蜀,中游遥望楚,淮海几相争,中原展宏图,一幅宏大的“经济战国”地图画卷在我眼前展开。
再仔细看看这十二个主要的“诸侯国”,国土面积、人口、经济、城市个数等指标比起真正的战国时期而言,都是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下面,我们一起先看看当下“经济战国”时代,这十二个主要“诸侯国”的国力吧。
对照战国时期,当下之所以称之为“经济”战国,主要还有以下四个共同之处:
一是竞争激烈。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资源的集中使得各国间的战争规模,战争烈度也急剧上升。相比“经济战国”时代,国家经济版图已经由34个省级经济主体和334个地级经济主体(包括294个地级市),整合形成了十多个主要的强区域经济的城市群,城市群内部经济协作稳定均衡,城市群之间竞争加剧,人口流动迁徙已经呈现出典型的城市群之间流动轨迹,中原、成渝城市群等人口出现回流迹象,城市群经济辐射范围内处在交界区的城市如安阳、运城、荷泽等城市正在面临新的选择。
二是变法图强。战国时代的真正含义不是诸侯割据,而是变法强国。在彼此间不断的激烈攻伐中,如何谋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富国强兵成了各国决策层的首要考量目标。在此时代出现的普遍的需求之下,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应时展开。以魏国的李悝改革为起点,各国争相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运动,如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改革、赵国的胡服骑射,还有具有历史意义的秦国商鞅变法。反观当下的“经济战国”时代,各式变革层出不穷,从天津、西安的人口新政,到自贸区经济新政、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再到全面开花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各城市群的城市已经改变过去中庸温和式的发展策略,通过改革亮剑争夺经济红利。
三是城市协同。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有自己带头大哥式的城市,一般是分封之地,其人口、经济都较强,战国七雄之所以强,也源于其核心城市较强,齐国为临淄、楚国为郢、燕国为蓟、韩国为宛、赵国为邯郸、魏国为大梁、秦国为咸阳。且七雄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城市体系,除了带头大哥,还有一批发展较好的城市,如燕国的代城、下都 、辽西、辽东,齐国的安阳、即墨、琅琊、曲阜,魏国的少梁、濮阳、大梁、商丘,安邑,韩国的宜阳、平阳,楚国的广陵、会稽、寿春、郢都、汩罗,秦国的陇西 栎阳等。现在的各城市群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体系,各城市群的带头大哥也都已经基本就位,如长三角之上海、京津冀之北京、中原之郑州、关中之西安,还有几个城市群尚在争夺大哥的过程中,其发展速度也因此相比缓慢些,如珠三角之广州与深圳、香港,成渝城市群之成都与重庆,山东半岛城市群之济南与青岛。
四是七雄并立。合纵连横、强者恒强是战国之道,战国最终七雄并立,叱咤风云。经济战国时代,城市群也将面临合并整合,国家规划20个城市群,真正能称之为城市群的也就10多个,而最终屹立于经济战国版图的城市群可能最多也就是七雄并立。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期望能提前解读出经济战国七雄所在,为城市及企业投资绘制一个珍藏版的绝密“经济战国”军事地图。
而这张“经济战国”地图恰是房企投资征战制胜全国的战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