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营销传播的经典理论

1. 独特的销售主张

这一传播理论强调的是产品具体、特殊的功效和利益。运用的营销模式则是 FFAB技巧。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产品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功能,所以它具有什么优点,比方说,当你什么什么的时候,它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利益。

比方说:“我这个手提电脑只有1.3公斤,也就是说它很轻,所以携带它很方便。当你商旅出差的时候,你可以非常轻松地携带着它处理商务而不觉劳累!”对于这种传播理论,国内不少企业都运用得比较好。这也就是广告公司最喜欢向企业推荐的USP理论。

2. 强势的品牌联想

这一传播理论强调的是制造消费者心理价值。它又细分为三种:企业形象联想;产品品质联想;使用者形象联想。

比如提到海尔,消费者可能会联想到海尔“真诚到永远”的服务或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提到索尼,消费者马上会联想到索尼产品的高品质高价位。只要是索尼的产品,就认为是品质最卓越的,最可信赖的。提到万宝路,消费者马上就联想到西部牛仔的粗犷形象。那种消费的感觉马上就会体现在消费者的神情和心态中。

3. 定位论

它强调占据心理位置,强调第一。

根据不同的分类,定位可分为单一定位、三重定位、体验定位。

单一定位中,又有第一的定位、对比的定位和类别的定位。如全球销量第一的格兰仕微波炉就是第一位的定位;只做第二的美的微波炉就是对比的定位;类别于“两乐”的七喜饮料就是类比的定位。

三重定位中,又有理性定位、感性定位和感觉定位。

体验定位的核心理念是体验式营销。如星巴克、耐克等,他们创造了一种体验,而非销售他们的产品。

4. 需求导向论

需求导向的根本是进行双向沟通,建立顾客忠诚。立脚点是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在这方面运作的成功典范就是宝洁。它通过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并把它转化为新产品概念,然后进行测试,确认了消费者的需求后,再开始小规模试销,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校正,等完全成熟后再上市。这样的产品传播的结果就是,消费者与品牌建立起牢固的品牌忠诚关系:喜欢,经常性购买或喜欢,系统性购买。

5. 直觉论

直觉论的核心是感觉消费。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类消费可能大部分集中在快速流转类产品上。但实际上不尽然,反而是大宗消费在这方面体现得更明显。诸如在房产、汽车、电脑、手机等。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桑塔纳2000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这款。其实,在综合配置上,这款绝对没有神龙富康和捷达好,但是大部分消费者却偏偏选择了这一款,主要原因是它有一个好看的“屁股”和“流线型”,就凭这些,消费者跟着感觉走,就不知不觉地买了。

6. 整合论

它强调与消费者建立起关系,全面降低营销成本。实际上,它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对一营销,另一种是关系营销。

就目前来说,我们的企业强调的都是市场占有率,其实这是大众营销的思路,说白了,就是把单一产品卖给更多的顾客。自然,这样的成本也就很高。在传播中,我们就要向很多的目标进行传播和诉求;而整合论则是不仅降低了传播的成本,而且也提高了传播的有效到达率!

在这里,一对一营销,强调的是顾客占有率,它是把更多的产品卖给同一顾客,成本主要集中在同一顾客。很明显,开发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比维持一个老顾客的成本要高许多!关系营销则是把更多的价值卖给同一顾客,而不是更多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