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宗教里,教徒和信众,最初都没有区别。为了庄严,很多人更喜欢做教徒,只信不行,还要正式加入,搞的专业一点。
教徒不仅自己信,还要呼朋引类,拉着别人跟他一起信。
很多宗教存在的意义,更多是为了传播。
互联网教,最为典型。谁的人多,就名利双收,还能参政议政,乃至影响国策。
二十年间,互联网教发展迅猛。在教徒嘴里,每天都有新词汇,每月都有新概念,每年都有新时代。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教内教外,号角连天,人仰马翻。一路下来,本不该成为超级宗教。可很多人确实瞬间发了财,都是天文数字,不信也得信。
教徒们的口号是:谁说互联网虚,谁就倒大霉。
互联网教徒,有三个特点:追风、求新和作假。对号入座的话,百发百中。
追风就是扎堆。扎堆的地点,教主们定义为风口。扎堆的教徒,都自称为猪。扎堆的意图,是要一飞冲天。若提醒他这不是人的行为,他会豪迈一笑:不会扎堆的教徒不是好猪。
求新就是狗熊掰棒子。再好的计划和目标,只要窗外有了新潮流,马上放弃。随即冲进大街,跟上潮流。设法抄近路,争做领头羊。绝不苦心孤诣,十年磨一剑。
作假就是玩数据。这招最灵,全球通用。无人打假。也没法打。数据就是铁证。
有这么一帮人,不就毁了这个宗教吗?不会。
老教主们,都是搞技术的,互联网由他们定义。很快,互联网的科技属性被人文属性替代,撼动人心胜过普及技术。教主们都沦为高级蓝领,稳稳当当拿高薪,也懒得创业。他们明白,总有更新的技术埋伏在明天,专等着消灭自己。
新教主们,都是在网上发了横财的人。他们不仅定义互联网,还定义社会的趋势和未来。传统教主都是收钱的。互联网教主正相反:到处投资,不计回报。这才叫普度众生呢。
谁敢不信?教徒不答应。
真信和假信,也有说法。不狂热算真信吗?不算。质疑呢?更不算。
传教就算。
然而,教是不能传的。普通人按普通方式传教,没用。
不普通的人,按不普通的方式传教,那就普天之下、莫非脑残。
这种人的组合拳,有四个连贯步骤,一般人很容易中招。
(1)展示。频繁宣扬最新的追求。
(2)分享。从不惧怕争论和翻脸。
(3)行动。你的姿势要跟他一样。
(4)验收。你也要去发展新教徒。
上善若水,遇到阻碍绕着走。互联网教徒可不是这个路数,专挑硬骨头啃。
生命用于享受,不是用来探险的。遇上这种人,惹不起躲得起。
面对任何宗教,保持内心的宁静,都是第一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