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友型滢不离:我们认为中国智造主要体现在技术、工业设计、营销品牌和模式创新,这样利用更多知识的企业可以代表未来的中国智造。在你看来,哪些企业可以称为中国智造的代表?
胡昌涛:我对于制造业了解不多,但从技术的整体趋势来看,表面上似乎我们在近年来科技大发展,而实际上人类技术的发展已经陷入停滞。技术的发展是跳跃式而不是长跑式的,我们不巧处于技术缓慢发展的时间点。中国在30年的时间内吸收了国外300年的技术,给我们造成一种技术发展迅速的假象。近十年来,除了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其他技术都慢慢放缓了脚步。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领先于世界,而华为是通信领域的佼佼者,因此我认为华为可以称为中国智造的代表者。
群友家明:阿里巴巴刚刚举行了18周年年会,有人说阿里巴巴的成功在于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在你看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否可能带来新兴生活方式或文化形态?
胡昌涛:创造文化形态的永远都是人而不是技术,技术是由人的需求产生的。在我们需要更加便捷、快速的网上购物体验时,阿里巴巴恰好做了这件事情,也因此获得成功。AR和VR必然会带来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的改变,因为人类在朝着自己向往的方向发展,创造出为人类服务的各项技术。我们想要计算机替我们处理事情,人工智能出现了;我们想要用计算机认识世界,AR出现了。
观察员胡夏:AR技术还在不断的研究和进步当中,会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使用风险?如果有,会是什么程度的风险?
胡昌涛:前面提到了AR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计算机视觉实现的。它的方便性显而易见,我们无需搜索,计算机会告诉我们答案,而风险也出现在这里。当AR普及后,且我们深信它所提供的数据是可靠的时,一旦它提供的数据出现偏差,将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计算机技术,并非AR所独有。iPhone X推出了面部识别解锁功能,网上也出现了许多调侃,因为面部识别尽管很酷炫,但是对于隐私的保护是否真的比密码更安全,值得思考。
群友家明:如今人们被手机牢牢桎梏,成为技术的“傀儡”,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了更加便利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让人称为附庸,在你看来,未来的技术发展能否突破这种悖论?
胡昌涛:我们在许多地方都看到过科技威胁论,我认为这源于科幻的渲染。我们都在使用手机,但经常有人提出手机不健康,这说明手机还存在问题。有问题就去解决它,这才是人类。手机的更替是必然的。我们也可以推测一下,替代手机的会是什么?最早的生物通过生物电“沟通”,人类出现后开始用动作、声音沟通。随着人类进化,我们可以用图形交流,图形又演变为文字,大大提高了人类沟通的效率。而计算机的演变则相反,从最早的文字操作系统发展为图形操作系统,目前出现了手势识别、语音识别,以及AR图形识别,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计算机和人类的进化方式相反,但目标一致,旨在用更简单的方式实现复杂的操作。技术的发展将重现人类在进化中曾经使用过的行为操作系统,而AR技术正是这一系统实现的基础。
群友家明:作为CEO,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
胡昌涛:回到小时候的话,我会依然选择玩游戏。我之所以是我,不是因为我叫什么、从哪里来,而是因为我的经历。尽管我对现在的自己有不满意的地方,但这也是真实的我。一生经历的事情总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会因为一件事情而改变一生。我虽然在网吧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庆幸没有迷失自我。我相信改变一个人的不是他沉迷于什么,而是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会跟那时的我说一句话,“并非所有的流浪者都迷失了方向”,这是魔兽世界里的一个角色德莱尼首领先知维纶说过的一句话。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就像一个流浪者,不知道何去何从。我很感谢那段时间遇到的好游戏,我经历了那些游戏角色的一生,他们的性格、价值观深深影响了我,成就了现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