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的用户关系经营,核心步骤就是流量用户化、用户会员化、会员粉丝化、粉丝分销化、分销合伙化。其中,会员是个非常关键的跳跃。
星巴克在2019年6月已经拥有1720万名会员。在美国市场,会员收入贡献了销售额的42%,星巴克的会员消费次数是非会员的三倍。
全球第二大零售商Costco开市客是会员制的典范,它以中产阶级为核心目标用户,必须办理会员卡才可以消费。它在全球有780家门店,会员量超过9720万人,平均每店12.5万会员。它的产品毛利率控制在15%以内,平均毛利率为7%。它的几乎全部利润都来源于会员年费(55~110美元/年),会员续费率高达90%。2019年8月27日在中国的首店上海店开业,1个月的时间,会员数量就超过了20万人,在中国的会员费是299元/ 年。开业的盛况,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线下是否真的衰落了”。不得不回想马云那句话:“不是实体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不行了”。2020年4月9日,就在疫情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时候,开市客已经土拍了在中国的第二家门店“苏州店”。同样是会员制的麦德龙、山姆会员店,也已经提速布局。
会员制的春天已然来临,让我们一起系统的梳理下会员制。
1. 会员制目的:
说明 | |
一般目的 | 通过锁客,追求长期价值,实现单客经济。 |
特殊目的 | 比如充值式会员卡,带有金融属性,快速回笼资金,如果操作不当会产生系统风险、从而对会员体系产生毁灭性的破坏。 |
2. 会员制核心:
本质就是特权化思维。也就是说,会员必须能够享受到差异化服务。会员和非会员不一样,不同等级的会员不一样。会员的特殊利益必须得到保障,否则会员的吸引力将荡然无存。
3. 会员制玩法:
说明 | |
会员制商城 | 没有会员无法消费,甚至无法进入。 |
会员式福利 | 普通消费者可以进入和购买,但会员拥有更多权益,比如可以购买会员专属产品、享受会员折扣、还可以实现会员积分等。 |
充值式玩法 | 必须充值才能成为该类会员,属于提前预支的方式。 |
4. 会员资格获取条件:
说明 | |
免费会员 | 免费注册成为会员,获取用户信息,方便数据挖掘和交互。 |
付费会员 | 付费购买会员资格,刺激用户“赚回来”的消费心理和动作。 |
充值会员 | 充值后成为会员,快速回笼资金、捆绑客户。 |
积分会员 | 刺激用户不断消费和升级,为优质会员提供优质服务、分层服务。 |
5. 会员制的阻力:
说明 | |
充值跑路 | 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骗取会员费的不良商家,也有部分玩融资模式结果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对充值式会员拓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
大数据杀熟 | 利用大数据杀熟!之前很多电影院充值式会员,就存在这种情况,自从发现之后,我就再也不买电影院的会员了。有些连锁型酒店,付费会员的房间价格比其它第三方渠道直接采买的价格更贵,即使酒店说是第三方有补贴,无论是否真假,总会让人不舒服,总让人觉得你就是在杀熟,从而对续费耿耿于怀。 |
会员价值感 | 比如京东的会员,个人感觉价值就非常弱。京东是我选购产品的首选,但我不会去办理会员卡,我的感觉是有那个资格和没那个资格,没啥差异,就是几个快递费的碎银子。对于企业发展会员而言,价值必须明确,会员与非会员边界要清晰、特权要足够“特”。 |
6. 会员制破局:
1. 明确盈利模式:
你的盈利来自于会员费,还是后续消费?二者本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关键看你的整个运营体系的支撑。靠会员费来盈利的,非常考验你的会员拓展能力以及支撑会员高福利的供应链谈判能力。靠后续消费的,主要考验后续运营的链接能力,或者叫链接能力。一个是前面重、一个是后面重。在这里多说一嘴,我们不认为有真正意义上的轻资产公司,因为有轻、必须有重,否则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和门槛。当然,轻实物资产公司是存在的,因为实物可轻仓,那么,对应的,一定是重仓软实力。
2. 初级会员免费化:
不仅免费还可以通过诱饵强化吸引力,或者通过结算时的刚性注册,务必将用户全面会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顾客数据、方便开展顾客分析和研究。
3. 高级会员门槛化:
在初级会员阶段建立信任后,就要推动用户向高级转化,这时候要做的不是降低门槛,而是提升门槛,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有更多空间为高级会员提供优质服务,拉大特权空间,提升高级会员的获得感和自豪感,才能驱动初级会员更有意愿向上晋级。
4. 会员注册尽量简单化:
最好是一键办理,即刻审核。当然,这是针对大众消费产品而言的,对于特殊小众的特殊圈层,可以漠视这条法则,因为对于他们,可能越难才越珍惜,才越值得炫耀。
5. 坚守会员特权:
这个是誓死要捍卫的会员特权,彻底放弃大数据杀熟的短视之举。
6. 必须构建供应链优势和成本优势:
会员制最终比拼的将是供应链。别人没有的产品,你有;别人有的产品,你优;别人优的产品,你价格优势明显;产品无特色,那就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否则你的会员特权就无法支撑。试想如果你的会员在别人那里价格更低、产品更全、产品更好,你有何面目面对你的会员?为什么很多经销商式的线下卖场,做会员做的比较尴尬,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根子就在这里。线上的成本比你便宜、比你全,还是厂家旗舰店、还有7天无理由退货,你咋交代?从这方面讲,产品定制或自有品牌化对于会员制企业是必然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供应链及其定价权。说的更露骨一些,你的特权,才能成就你的会员的特权。
Costco能提供远低于市价商品,主要在于其对供应链的掌控。例如一款樱花粉的日本爱丽丝多功能电磁炉锅,在Costco门店内的售价为419.9元,而在天猫平台为折后598元,差价近30%。在饿了么等平台的第三方卖家上购买一串500g的巨峰葡萄需要花费19.9元,而Costco门店内售卖1.5kg仅为29.9元,差价近60%。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在供货方面,Costco的习惯是一个SKU只挑选一至三家,严格控制价格和商品规格。这也是其门店面积上万,但SKU能控制在4000个以内的重要原因,国内同等面积卖场的SKU高达2万个。受到SKU数量的限制,Costco售卖的都是各个品类最基本和刚需的商品,消费者对这些商品数量的需求稳定且量大。“多品类、精选SKU、量贩装”等方式还可以提升周转率。国君零售的数据显示,Costco的库存变现天数只有35天,比沃尔玛的47天还少12天。
7. 会员数据是黄金,是会员制的最大资产,一定要去挖掘。
如果做了会员,但不去挖掘它的数据,会员制的价值至少浪费了90%以上,只多不少。基于会员的数据,做分层运营、改善产品结构、调整供应合作关系(如拓展定制、单品买断等方式)、去做推广/开发/留存/交互/唤醒、去做工作目标的设置以及各类决策。这是一个算法的时代,数字中台一定会成为大型企业标配。
7. 会员权益设计
会员制的本质是特权思维,落到具体战术上就是会员权益设计。权益设计的核心是三个问题:我们想得到什么?我们有啥,可以整合什么?顾客是否感冒?
我们想得到什么?目标不同,设计思路也不同。主要包括四种目的:
模式 | |
获取顾客数据 | 低门槛的无成本模式最为合适。 |
推动高频消费 | 付费模式、充值模式、积分模式,更为有效。 |
拉动提前回款 | 基本采用付费模式、充值模式,尤其是充值模式。 |
驱动用户裂变 | 基本采取行为模式、推荐奖励模式、返现模式、分销模式。 |
目的的设定,可以是单一目的,也可以是复合目标。但为了确保有效性,一般不超过两个目的,否则资源稀释过度,可能连一个目标都实现不了。
在这里,介绍下成为会员的模式或者会员升级的五类主要模式:
说明 | |
登记模式 | 登记信息即可成为会员,很多超市凭借水电费的缴费单就可以成为会员,它的主要用途是获取顾客信息,它方便了超市分析客户分布,方便了对单客消费数据的统计分析,当然还获得了触达方式,传统的方式是DM单、短信,相信大家一定深有体会。 |
付费模式 | 分为购买或充值两类。它的特点是企业有直接的现金收益,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客户消费和首选消费。但因为需要顾客直接预支费用,所以需要会员的权益要足够大,否则开发阻力较大。 |
消费模式 | 不需要直接支付现金购买会员,但需要消费次数或金额(一般是金额)达到多少次之后,成为会员或会员等级晋升。该方式对企业而言投入产出更可控,但周期较长、不确定性较大。更适用于刚性高频产品,更适合于更高级别的晋升条件。 |
行为模式 | 这种模式,不需要付费,也不需要和消费金额挂钩。它是免费的,但又不是完全无门槛的,它要求用户响应企业或商户的行为要求、行动指令,甚至通过行为积分获取会员或升级。它的特点是有利于提升用户活跃度。尤其适合于需要高活跃度的社交场景,B站运用的就比较多。 |
混合模式 | 可以是企业提供多个选项,用户自己选择;也可以是某个条件门槛降低,需要另外的条件来补偿。它属于多套逻辑,用户选择性更大、适应性更广,只是操作有点复杂。 |
以上几种模式的选择,往往取决于企业盈利模式以及会员目标的设置。
那么会员权益,究竟有哪些呢?主要包括五类权益:
说明 | |
特殊资格 | 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会员产品、会员服务、会员功能、会员内容的服务。尤其适合于平台、内容、技术、服务类公司。 |
特殊优惠 | 这个应用也非常广泛,具体手法非常多元。比如: • 提供赠品:餐厅会员可获饮料一瓶,酒店会员可获免费早餐 • 提供折扣:会员9折,超级会员85折 • 优惠券抵用:满额抵用、无门槛抵用、最高抵用、金额抵用等 • 返现:消费多少返多少 • 定金膨胀:充100抵200 • 抽奖等等 |
积分权益 | 这里的积分从获取条件又可以分为消费积分、购卡积分、行为积分。从获取数量来看,又分为无差别积分、差别积分。差别积分,可以因为产品和时间来做差异,如有的产品可以2倍积分,有的日子可以3倍积分。用的比较多的是生日3倍积分。当然生日的时间周期太长了,根据不同产品的消费频次,各商家会有不同的设置,如每月1号会员日2倍积分,或者逢8双倍积分(8号、18号、28号,一个月有三次高积机会),当然还可以做到每周固定周几做活动做积分翻倍活动。如果你是做餐饮的为了提升平时的上客率,或者为了增加早市、午市的上客率,也可以做些特殊设置。 |
身份识别 | 比如钻石会员、白金会员等等,它带有一定的社会身份地位标签。比如航空公司的会员等级、银行里的黑卡会员、游戏里的高阶会员等等都属于这一类。比较适合于社交场景的会员设计。 |
分销权益 | 会员推荐奖励、完成指标会员费返还、带货提成等等。前两者侧重于一次性奖励,后者侧重于用户关系绑定后的细水长流、长期盈利。 |
其他说明 | • 权益究竟选哪个呢?那就要看咱们有啥,可以整合到什么,这些东西对顾客是否有吸引力。大家可以自行评估。 • 从会员的时效性:分为年卡,季卡,月卡,次卡。具体哪一种,看产品的消费属性确定,也可以多种选择,匹配不同用户需求。 |
8. 如何推进用户快速办理会员:
用户的决策主要基于信任,并在特定氛围中,对会员的价值、风险和时间效率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所以,从大的方面讲,快速推进用户办理会员就是建立信任、塑造价值、降低风险、提高效率、营造氛围。
从具体的动作设计方面,可以从如下六点考量。
说明 | |
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办理会员 | 当然它需要和你的盈利模式、目标设置相匹配。像超市拿个水电费单子即可办卡,登记电话即可。所以可以快速拓展海量用户。 |
封闭式硬性办理会员 | 不是会员,直接拒之门外。会员才是通行证。这对于确有需求的用户,会快速提高办理效率。因为很多情况下,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不讨价还价,反而销售的更顺利。 当然,它对企业或商户的要求比较高,它要求你有足够的实力作为信任背书,足够大的诱饵作为利益驱动,足够的想象力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当然还有足够的氛围让人蜂拥而至,还有阶梯价格逐步上升的会员费,让人迫不及待。发现这说的像谁了吗?2019年上海开业的开市客就是这么干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足够背书和信任,飞天茅台1299元-连黄牛都忍不住去疯抢,产品平均毛利7%、不靠产品盈利的故事让人对里面的产品心怀期待,各类媒体和大咖的站台以及几个小时的长队让人丧失理性,开业前会员费199元、开业后299元的价格爬坡也让人迅速行动。 |
办卡的时机也很重要 | 消费前办卡,消费后办卡,是不一样的。消费前你是增加他的成本,消费后一方面建立了信任,另一方面如果立即减免更是直接帮他节省。后续优惠、当即优惠,办卡成交率也不同,想想看“先生,办我们的会员,您下次可以打8折”和“先生,办我们的会员,您这次消费就可以打8折,可以立刻节省50元”,哪个更有效呢? |
超级诱饵 | 西贝10元的烤串1元超值购就吸引了大批会员。 |
卡费优惠 | 这个优惠的让渡,需要设置一个条件,可以是时间要求,也可以是行为要求。 |
妥当的退卡政策 | 这一类是针对特别纠结的客户做体验使用的。但即使是退卡,你也已经获得了相关的数据信息。但不是所有时间、所有人都允许退卡,过了一定时期、达到一定用户规模就不能退了,退卡政策只是为了体验使用的、发展前期的种子用户使用的。 |
9. 会员的唤醒:
在这里分享一个案例,有一个炒鸡店。为了进一步活跃会员和唤醒部分会员,决定定向推出“1元炒鸡招牌”的特别活动。它是怎么选择活动推送对象的呢?
说明 | |
1 | 他选择了一年来店5次的高频会员,用于感恩。 |
2 | 他选择了最近半年内没有消费的会员,用于唤醒。 |
3 | 他选择了平均客单在500元的高客单会员,用于进一步拉动销售。 |
从这里,我们能够体会到什么呢?数据挖掘真的非常重要。会员数据是黄金,是会员制的最大资产,务必挖掘好、使用好。
宜家、孩子王、西贝都在会员制方面做的非常不错。西贝为何能够在疫情能较快恢复?关键也是在于它的会员积淀。我们的一个客户,在去年的时候就要求他的所有门店,尽最大努力把用户转化为线上会员,于是在今年的私域直播中,就有了观众。所以对于用户,尤其是线下用户,只要存在复购的可能,必须不屑一切代价,转化为会员。无论是诱饵吸引,还是刚性的买单要求,务必抓住风筝的绳子。先进来,云端化,这是私域的第一步。
未来的线下,都将不只是一个独立的门店,因为有了会员式私域所以打破了时间和产品品类的界线,因为有了短视频和直播式私域所以打破了空间和用户面向的界线。每一个店面将不再只是一个店、一个物业层面的店。所有的基础设施已经齐备,只看操盘手的格局和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