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用于校园招聘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胜任力模型是如何应用于校园招聘的?

校园招聘所测评的对象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与社会招聘不同的是,校园招聘选拔时的目标群体人数众多,通常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所以在此类招聘中关注的重点是应聘者的潜质性指标,以及个性特点与组织文化的匹配度。具体校园招招聘测什么?怎么测呢?如表8-2所示。

表8-2 校园招聘中的测评

测评分类

测什么

怎么测

1.专业技能指标

专业类知识、技能

简历筛选、笔试专业测试、技能测试

2.潜质类指标

分析思维、计划组织、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无领导小组、面试、辩论、竞合游戏

3.动力适配指标

文化匹配、个性匹配、稳定性

心理测评、面试

以上专业技能指标通过筛选简历或是笔试、一些技能测试很容易考核,但是关于潜质类指标和动力适配指标就需要把这个标准先定义清楚,才能作为选拔的一把尺子。所以,很多企业在校招前会先搭建校招生(或是管培生——管理培训生)的胜任力模型,作为校招中测评的人才标准。我们来看图8-1某集团公司管培生能力模型示例。

图8-1 某集团公司管培生能力模型示例

这家集团公司在校招之前就先构建了管培生的能力模型,解决了“测什么”的问题,校招时他们就将这套管培生的能力模型作为选拔的标准,选拔中采用了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及商业竞合游戏三种测评手段,解决了“怎么测”的问题。当然,他们也通过一些性格测评(如大五性格测评)及职业内驱力测评,对个性特征及驱动力进行了评价。最后,汇总所有面试官的综合打分,根据每年要招的管培生数量,把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列,择优录取。

关于胜任力模型如何应用于人才测评,特别是校招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后面的章节“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评价中心”有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