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跟“无”打交道的关键是觉知

佛家说的“无常”,我理解的意思是:“无”是一个常态,无是永恒的,有是短暂的。看到的一切都是短暂的。鲜花是有,但它是短暂的;房子是有,也是短暂的。

“无常”并不是否定那个“常”,而是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无”存在,而且这个“无”是永恒的。所以,人这辈子注定要天天跟“无”打交道。如果你不懂得跟“无”打交道,这一生会很痛苦。

 “无”是一个存在,所以,跟“无”打交道,一定要在行的过程中保持觉。这里的重点是组织觉知,不仅仅是个人觉知。

欧博稽核部是我们欧博管理全国几十个项目、一百多号老师的管理部门,它所做的一切就是保持觉。我们深知,跟“无”打交道最重要的一个方式不是奖罚,不是控制,也不是指挥,而是觉知,是随时了解那个人、那件事到了哪个地步,了解以后怎么办。了解以后就曝光。首先,在我面前曝光,让我知道真相;其次,让大家知道真相。这就是欧博的管理艺术。

做管理我们寄希望于制度,寄希望于奖罚,都是在“有”上做文章,这些肯定要,但我们更要懂得在“无”上做文章。《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意思是:真正的高人在“无”上显功夫。 在“无”上用力,最重要的是觉。觉的要害在哪里?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看到问题马上处理。

欧博不相信谁一开始就能拿出一个好得不得了的方案,然后,大家按方案办事,管理问题就解决了。不要抱有这种幻想,这样十有八九要吃亏的。要一层一层保持觉知,看到问题觉知问题,看到问题马上解决问题,反应速度要快,要快速响应、频繁调整。

觉知力强从哪里来?从单纯来。

带队伍需要单纯。老板要单纯,要一心一意地办企业;老板周围的人要单纯,要一心一意地为企业做事;员工要单纯,要一心一意地把事情做好。你单纯,才能影响周围的人,才能让大家变单纯,大家的觉知能力才能提高。

不只是你一个人要觉知,还要让大家都觉知。说企业里没有觉知是假的,但大都是个人觉知。比如,有些事情,厂长知道但不告诉老板,车间主任知道但其他部门不知道,生产部门知道但业务部门不知道……就是做不到组织觉知。

所以,组织觉知的重点不在觉知,而在组织。什么叫组织觉知?组织觉知就是信息共享。生产部门要知道采购部门的物料什么时候回来,计划部门要知道生产部门正在做什么,业务部门要知道生产部门做的东西什么时候能做出来……

所以,打造组织觉知,首先靠PMC(计划部)。

PMC部门是信息共享的核心部门,它通过订单评审表、交期分解表、主计划表、周计划表、日计划表、物料排查表、生产进度表等把企业的整个生产运作情况清晰地展示出来。就像铁路部门有一个大屏幕,车在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到站,都是清清楚楚的。

稽核部门也是组织觉知的关键部门,它把企业的执行情况全面展现出来了。企业定的制度谁没有执行、什么原因没有执行、没有执行的是哪些事,都通过稽核部门反映出来。稽核部门的工具是什么呢?就是稽核日报表、稽核简报、案例分析会、稽核周报表。

为什么很多企业的组织觉知很差?因为没有这些表单,没有这些会议,或者这些表单不真实,会议走形式,所以,问题总是没有办法解决。

除了PMC部门、稽核部门是组织觉知,品质攻关的动作就是对品质问题的组织觉知。

通过组织觉知,真实的情况可以反映给老板。我经常说:“老板做管理靠觉知,不是靠控制。”因为老板控制每一个细节,就意味着下面的事情都要老板表态了,这样就完全干扰了下属的运作。

老板要保持了解情况,而不是随时插手。如果问题严重,就一定要出手。一般情况是让所有人看到你在看就行了,就像教练一样,运动员在球场上打球,教练一直在看,他比运动员看得还清楚。教练怎么做,老板就应该怎么做。

老板经常会在这个地方犯错误,他要么离场,要么上场;要么就当甩手掌柜,诸事不管;要么就冲锋陷阵,什么事都插手,冲得不耐烦,就又做回甩手掌柜。这都不对。

 

教练既不能离场又不能上场,只能偶尔叫暂停,暂停次数还得有限制。踢球的时候,如果一直暂停,裁判就会判你输了。教练主要在什么地方用力呢?觉知!你得觉知整体的态势,得快速调整人员和改变战术来应对瞬息万变的球场状况。这一切都需要教练有超强的觉知力,比自己上场踢球重要一百倍。老板也一样,既不能离场,又不能上场,在那个地方干吗?保持觉知,利用全局观帮大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