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代持合同,一般是私下签订的。那么,这种私下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不一定,要看具体情况。
关于股权代持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定,最直接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以前,根据上述规定,股权代持合同是否有效,直接看《合同法》第52条就可以了。但是随着《民法典》的生效,《合同法》已经不再适用了。所以,上述规定也在2020年底做了最新修正。
上述规定修正后的最新版本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所以,私下签订股权代持合同是否有效,要看有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
但是,什么是“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呢?
签订股权代持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所以主要看《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以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