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你按我说的去做,绝对没有错。”似乎很多领导者都有过如此的豪言壮语。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畅销书《第五项修炼》中有句话:“我们的心智模式不仅影响我们如何认知周围的世界,还决定我们采取何种行动。”每个人都有过认为自己的思维与行为胜过他人的时刻,即孤芳自赏。当人处于此状态时,对自己的认知便会产生偏执。
3.自我欺骗
自我欺骗是基于对自己的不诚实、逃避自己,总谋求找出合乎情理的论据来让自己感觉合理、可以接受,从而掩盖真实的内心感受、责任,掩盖自己的狭隘、无知。自我欺骗是对自己的错误、弱点的虚假逃避和掩盖。如对于工作中的问题,有些人不是从自身寻求原因,而是找理由,归因于外。
自我欺骗的另一种看似合理的表现是“习以为常”。“习以为常”是人的思维陷入一个“死循环”里,不逼迫自己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只满足于用现有方法暂时的处理问题,守住、重复旧有的模式,活在某种“正常”之中,处在一种麻木、不明所以、从众和盲目的惯性之中。当人处在自我欺骗之中时,会变得无法自知与自省。
我们曾给自己挖了许多的认知陷阱。如将他人的恭维当作自我的优势;得到肯定或奖励,便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没有发生问题,便认定做法科学等。正确认知自我是发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弱于他人的短板,而不是比较优劣,沾沾自喜。有句广告词很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只有认不清自己的人,没有认不清别人的人。”认识自我是人持续一生的课题。或许你无法完全抵达那里,但你可以无限地接近自我的真实,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是领导者实施高效能影响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