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学习《易经》的感觉,以后有条件、有时间了,我们还可以专门系统地一起来学习易理。我们刚才也说了易理有“三易”之说,即简易、变易和不易,我们再来简单说明一下。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里面,介绍了怎么样由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阳、阴两仪,进而五行变化,生出世间万相和我们的精神世界。这看起来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虽然全世界没有几个人能弄懂,但实际上,用很简单的一个公式就可以概括出来、表达出来。简易,就是这种感觉,就是《易经》的根本规律性。它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呢?是通过一阴一阳,相互作用,叠加变化表现出来的。整个《易经》所象征的大千世界,就是通过阴爻、阳爻的时位变化来表现的,要掌握这个规律并不难。“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是简易。
变易是什么呢?虽然它的规律、公式并不难,但是这一阴一阳的作用变化所产生出来的结果,可以说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无所不包。不管是宇宙的、自然的、人类社会的道理,还是人的精神世界,从最表面、简单的思维逻辑,到最深层的心理意识,都可以通过一阴一阳的变化而体现出来。这种变化是生生不息、繁复而无穷无尽,不是静止不变地呆在那里。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难事,左右为难,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于是就打卦来试一下。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卦不是死的,它是要不停变化的。虽然它给了你一个大的概念和范畴,但是在这里面,内在的缘起不同、外界的环境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得到不同的结果。一个对《易经》真正通达的人,是不会以宿命论的观点去看待易卦的,而是以一种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去面对卦象和显现出来的结果。
从变易上,又可以引申出不易这个概念。什么是不易呢?那就是我们的心性,就是道。世界的万千变化,都是在我们的心意识之中产生的,都是由我们的心意识来感受的。《易经》的规律性,也是只有通过人心的认识功能,才能够产生出来,才能够被总结出来。佛教的《心经》上也说了嘛,什么东西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呢?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呢?就是我们的心性本体嘛,就是大道嘛。
只有把人的精神加进去,站在大道的高度来看待,“变易、简易、不易”这易道三要素才得以齐备。所以,这里所说的圣人之精蕴,也就是易道之精蕴,也就是宇宙天地之精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