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流血上市

有些创始人签订的投资协议中有对赌条款,要求必须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实现IPO。创始人为了不输掉对赌,不得不实现这一目标。如果选择的时机不好,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就有可能造成流血上市,创始人损失惨重。

有的企业,上市的条件并不成熟,但迫于投资人的压力,不得不仓促上马。在上市时并没有危险,但在上市之后却股价暴跌,甚至濒临退市。

小结:

不同的创始人,对融资风险的处理方式不同。

有些创始人,有过不好甚至恶劣的融资经历,或看过很多创始人被投资人算计的案例,所以谈融资色变,把投资人看成洪水猛兽;有些创始人,无知者无畏,根本看不到融资风险;还有些创始人,强势且气盛胆肥,看到了融资风险也不重视,认为那都是传说,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即使发生了自己也有能力应对。

从创始人的利益考虑,上述三种处理方式都不恰当。

正确的做法是,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草木皆兵。要以客观、清醒的态度,深入、细致、全面地分析融资中遇到的问题和可能的风险,然后拟定相应的策略予以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融资之利,才能有效规避融资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