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医药零售市场,药店为了增加盈利,常常会进行终端拦截。但是,很多药店在确定终端拦截的替换品种时,往往太多考虑药店自身的利益,没有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已经越来越不受“待见”。其实,替换品种要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就不能罔顾顾客需求,科学、合理的推荐不仅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彰显门店的服务力,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门店利润。
每个人身体素质都不相同,从客观需要来说,用药和保健方案均应不同。换句话说,每种药品或者保健品的适应人群均较为狭窄。知名品种借助强大的广告效应,获得了广大社会大众的认可,但广告所需支付的巨额费用,倒逼知名品种在宣传时模糊描述,以求尽量扩大人群影响力,如常见的广告语:“皮肤瘙痒快用****”等。事实上,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多,有真菌感染、过敏、糖尿病、神经炎等等,从发展过程上来说,有急性发作期、发展期、恢复期等。以该广告药为例,其剂型为膏剂,如果在急性发作期使用该药品,患处的热量会被膏剂封闭起来,进而烧伤患处,此阶段应以通透性较好的粉剂或者水剂为宜。
同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对于化学药品或保健品、医疗器械来说,产品更新换代经常发生。但是,为充分发挥广告的带动作用、收回广告投入,知名品种大多宣传和销售时间比较长,以上述药品为例,其主要成分属于安全性相对较低的激素,而更为安全的糠酸莫米松早已问世,这就需要药店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对品种的更新换代熟练掌握。
因此,当顾客指明要某个知名品种时,要根据是否能给顾客的健康带来更大利益的原则,来决定是否推荐替换品种。
更凸显专业服务
从根本上来说,药店要获得顾客认可,还得依靠服务力。药店的服务力主要体现在服务态度和专业营销上,服务态度主要依靠亲情营销、规范服务等来实现,而专业营销则依靠顾问式营销来体现。其中,专业营销是构成门店服务力的核心和灵魂。
作为专业营销的主要表现形式,顾问式营销的核心是根据顾客身体素质、生活习惯、气候特点、个人爱好,乃至收入情况、消费观念等,为顾客提供最适宜的用药和保健指导服务,在此过程中,更容易发现进行终端拦截的机会。譬如我们在应对知名品种感冒药的购买需求时,可以针对个体的细微差别,提出更为适宜的推荐用药,这样,一定会让顾客对门店的专业服务力产生极大的信任。
案例:
以感冒药为例,大多数情况下,知名感冒用药以西药或者中西药合剂为主,主要是通过药品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缓解症状,但这种机能调整并非针对特定器官,而是作用于全身,肯定会产生副作用,如升高血压等。针对安全要求比较高的人群,可以推荐中成药治疗。从中成药的对症用药来说,感冒可以粗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进一步细分,又可以分出初期风寒感冒、中期风寒感冒、初期风热感冒、中期风热感冒等,再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分出暑热型感冒,以寒热往来为主要表现的邪犯少阳型感冒等,其用药均不同,如小柴*颗粒等以治疗邪犯少阳型感冒为主、桑*感冒片等以风热感冒初期的治疗效果较佳,正柴*颗粒等以治疗初期风寒感冒较为适宜。
搭配也是一种替换
很多药店均将替换品牌药品作为店员的“基本功”,替换理由多为“相同成分,价格更低”,笔者更建议站在顾客的角度,通过分析相关知名品种,而不是相同知名品种的不足,通过关联销售,向其推荐一个不同成分、对该知名品种的治疗不足有弥补作用的药品,可能更能体现药店的专业性,还能达到顾客健康、药店增加收入的目的,实现“一举三得”。
案例:
某品牌前列腺药品“*列治”和“*列康”,其成分分别是非那雄胺和普乐安,因为上述商品销售时间很久,多作为各药店展示其价格形象的产品,因此“副毛利销售”现象严重,很多药店都想以相同成分、价格更低的理由替换掉,但是,因为当前的药店顾客已经多为中高端收入人群,在社会诚信度普遍不高的背景下,为确保不受劣质药的伤害,多会坚持使用品牌药品。
在此背景下,如果针对“*列康”为中成药,服用后第一天很难见效的不足,推荐其服用见效更快的西药——非那雄胺片,就比较容易被顾客接受;而对于购买“*列治”的顾客,则可以针对中国人传统上对中成药副作用更低、更治根本的印象,向其推荐中成药——普乐安片,要其中西药合用,既缓解症状,又调养断根,也更能打动顾客的心。
提炼语:科学推荐,是指当顾客要求购买明确品牌、规格的品种时,根据其病患、身体素质、收入等具体情况,在满足顾客治疗疾病需求的基础上兼顾门店利益,向其推荐与原要求品名不同的替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