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起点是利润表。利润表的分析起点是营业收入。至于说营业收入之前的东西,课本就没教了。对于新手投资者,一般来说分析企业就从营业收入开始,然后一堆比率做下来。看上去很厉害,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
笔者看了很多篇研报,发现做公司深度分析的分析师们不会局限于营业收入,而是根据公司的商业模式,挖掘出核心的业务数据,据此作为营业收入的驱动因素拆分营业收入。如朱时雨所说:“把一个公司的收入公式拆解来看,往往是几个指标的相乘或相加。一个公司收入的增长驱动因素,往往在一段时间里依靠一到两个指标,其他指标则大部分时候处于睡眠和休养生息的状态。不过,在这些活跃指标显出疲态时,就需要激活其他指标,来担任增长的接力棒。”
正如地球人都知道的,收入=价×量,如果说企业有多种业务A、B等,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地分解为:
营业收入=A业务收入+B业务收入=A价×A量+B价×B量
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笔者可以得到一个营业收入增速的拆分公式:
营业收入增速=价的增速+量的增速
当然,上面的拆分还只是一个很初步的拆分,随着对企业所在行业的深入理解,对企业商业模式的深入理解,价和量都还能进一步地拆出其他细分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