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觉的究竟是什么?
少问为什么,多问是什么,是佛门的一句话。我们欧博强调觉知,那么,我们觉的究竟是什么?
是觉物料的状况,看物料够不够,觉某个员工做了没有,是这样吗?不是。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又着相了。
东方智慧是彻头彻尾的无相思维。如果你在觉那个状况,你就一定被相绑住了,你就会很执着那个相。因为状况是相,这是有相思维。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一个人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呢?”第一个工人说:“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说:“我在盖一座房子。”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盖一座雄伟的教堂。”三个工人干同样的活儿,处于同样的状况,却有截然不同的回答。
砌墙和盖房子有很大区别。回答“盖房子”的这个人,干活认真多了。回答“盖教堂”的这个人就比回答“盖房子”的人更认真,因为他几乎是很虔诚地在做这件事。
三个人做同样一件事,做的状况是相同的,状况就是相。如果你在觉一个状况,实际上你在觉一个相,你就得不出三个不同的答案。
我们经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我们究竟要觉什么?觉关系。
回答砌墙的那个工人只看到他的工作和一堵墙的关系;回答盖房子的人看到了他的工作和一栋房子的关系,和住房子的人的关系。第三个工人看到了他的工作和教堂的关系,和宗教的关系,和上帝的关系。做完全相同的工作,同样的相呈现出来的关系却迥然不同,其结果也自然是天壤之别。
假如员工都能看到今天干的活儿和客户出货之间的关系,他做的顺序、速度就不一样,因为他知道哪些货是客户急着要的。
关系,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真实存在的。
有一句话叫:“心有灵犀一点通。”两人四目相对,没说什么,心里全明白了,关系就有了。这个关系,你拿不出来,它不是有,但它也不是没有。
《道德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些人一看到这个“无”就认为是没有,“没有”怎么会产生“有”?其实,这个“无”就是一种关系。它不是一个能看得见的东西,它不是有,但它也不是没有,但能生一切,即关系产生一切。
中医讲的经络就是一种关系。因为人活着的时候,人身体的各个部分才能产生关系。人死了,各个部分就没有关系了。所以,生和死也可以用关系来简单定义。什么是生?什么是死?有关系就是生,没关系就是死。所以,生和死也没什么了不起,就是有关系变成没关系。
(1)企业里面要建立起“事与事”的关系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企业的部门和部门没关系,前车间和后车间没关系,生产和出货没关系。这很糟糕,我们要懂得搞关系。
有些人说:“我在企业里关系搞得挺好的,老板都拿我没辙。”这不是我提倡的关系。我提倡的是人与事、事与事、事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事与事的关系。
①订单进入:建立客户需求、产能、负荷之间的三角关系。
接到订单以后,出货就是一件事,但是车间正在做的,你清楚吗?车间能不能做得出来你清楚吗?客户需求、产能、负荷这些关系没弄清楚就答应交期了,这不是蒙人吗?
很多企业连产能这个概念都没有,产能的数据就更没有了。要是有,也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一个月能做多少,一天能做多少,每个车间每个工序的标准产能是多少,他们根本就不清楚。
所以,首先要把基本产能弄清楚。欧博PMC的动作必须建立在产能数据清楚的基础上。客户需求、产能、负荷要建立一个三角关系。通过订单评审动作,我们可以建立客户需求、产能、负荷的关系。
②建立部门间的时间、空间关系。
通过交期分解,我们可以建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一个订单的交期是20天,给采购多少天,给技术部门多少天,给车间多少天,给包装多少天,给仓库多少天……这就是交期分解,它让各部门产生了时间关系。
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只有空间关系,你在前我在后,反正你做完我才做。
企业要建立时空关系。就是说,企业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工序与工序之间不能只有空间关系,还要把时间关系放进去,建立时空关系。
③建立计划、生产、物料的三角关系。
我们接下来要建立什么关系呢?是计划、生产、物料的三角关系。现在,很多企业是这样的:计划跟生产没关系,接到客户订单就丢给生产部门,让生产部门看着办;生产和物料没关系,物料来了就做,没来也不管。
④建立计划、生产、出货的三角关系。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是计划、生产、出货的关系。现在,很多企业,有计划、有生产、有物料,就是不关心出货。忙了半天,生产出来的东西客户又不急着要,都堆到成品仓放着。客户急着要的,车间又没生产出来。
所以,一定要做周出货计划或者滚动的出货计划。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很多事情会被打乱,一定要根据下周客户要出的货进行排查,排查前面做得怎么样了,再建立一种对应关系。
(2)通过排查让建立的关系更紧密
通过做计划,把物料和生产的关系建立起来。通过排查,让生产和物料的关系更紧密。排查就是拉动:今天要做的,上工序做了没有?明天要做的,上工序今天做出来了没有?关系要频繁地搞,要频繁地排查。
关系要一步步地拉近。月计划(月排查)是大的关系,周计划(周排查)是中的关系,日计划(日排查)是小的关系,滚动计划(滚动排查)就是密切关系。
排查才是把关系真正建立起来的关键动作。计划是一厢情愿地建关系,排查是实事求是地建关系。所以,做了计划要做排查。
每一次的排查都是对前工序实施一次拉动,拉动就是把关系拉紧。一定要就周出货计划或者7天的连续滚动出货计划,每天问一次客户,每天把客户的情况弄清楚一次,每天跟车间说一声:我们明天急着要什么,后天急着要什么,大后天急着要什么——每天拉紧出货和生产的关系,让关系牢不可破。
建关系还有几个协助性的动作,如工序对单、上下交接、看板。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没有那个“无”(关系),生得出“有”(货)吗?你的货“生”不出来,你的业绩就“生”不出来,你的准交率就“生”不出来。
欧博的思想说到底是建关系、觉关系,排查是觉。排查的核心就是觉知关系。
很多人会说:“这个关系不好建啊!”关系的背后是什么?一个字:愿。这是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建关系要靠愿力。要相信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关系建不建,就看你愿不愿,而愿不愿就看你做不做。
佛家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就是关系。佛家把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看成是由“关系”造成的。有关系什么都有,没关系什么都没有。所以,企业的问题没什么难的,问题没解决,就是因为因缘不具足。你建立关系,让因缘具足,问题就能解决,最重要的是一直做。
《金刚经》里面有一句话: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或者叫“无相行善”。意思是,不要只是记住无相,“无相行善”的要点是行,就是动作。不断动作,建立关系,因缘具足就一定能产生一切,问题就一定能解决。
东方智慧告诉我们:心想事成。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心想事成”。“心”就是信(相信)、觉;“想”不是思考,而是愿;“事”就是关系、就是“无”;“成”就是生、就是有。所以,《道德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关系到了,因缘具足了,一切都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