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IP驱动

无论是营销4P的信奉者,还是4C、4R的信奉者,在过去的实践中表现为两大驱动力,即品牌驱动和渠道驱动。

营销的组织架构:市场部和销售部是基本架构。市场部驱动品牌,销售部驱动渠道。

无论信奉什么理论,没有组织保障的理论,不过是空谈。

品牌驱动,源于大众传播(尽管可能有人不同意品牌主要靠传播,但实践通常如此)。

当传播从大众传播时代进入连接传播时代,基于大众传播的品牌驱动失效了。

但是,传播仍然存在,通过传播形成信息不对称,改变认知的营销需求仍然存在。这个时候的传播驱动系统,就是IP驱动。

IP驱动,就是基于社交平台分享式传播的驱动系统。

发达国家的营销,过去已经趋于1P营销,因为渠道已经第三方化。中国由于渠道的碎片化,品牌驱动和渠道驱动并存。

基于连接的传播,营销驱动力是IP驱动和渠道驱动,而且IP驱动基于主导地位。

一方面,由于B2C平台的出现,有些产品不通过传统分销渠道,直达C端,渠道驱动消失了;

另一方面,传统的渠道驱动,因为渠道人员通过社交平台建立了联系,社交平台的效率高于线下,所以,渠道驱动也有IP化的趋势。

中国传统营销中,渠道驱动必不可少,很多没有能力做品牌驱动的企业,靠渠道驱动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新的营销体系中,IP驱动必不可少。即使是小型企业,也有能力形成IP驱动力,反而是渠道驱动的门槛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