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认为,非营利组织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良好的管理。在非营利组织对是否需要管理还存有疑虑之时,德鲁克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指明了方向。1978年德鲁克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工作”一文中提出,非营利组织还仅仅是一个新近产生的现象,但我们确实知道,非营利组织需要管理。在此后20余年里,德鲁克致力于研究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问题,发表了多篇有广泛影响力的文章,并在1992年出版《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一书,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作了全面总结。
德鲁克总是能够给根本性的问题以肯定而明确的回答,在非营利组织发展初期,首先指出了非营利组织也需要管理。由于管理作为一种职能和一门学科,最初是当作工商企业的一个职能来看待和研究的。100年来,工商企业在管理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人们将“管理”与“利润”联系在一起,管理被人们看作是工商企业的专利。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非营利组织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最令非营利组织引以为自豪的,就是它们不以“利润”为目的的高尚使命感,既然不以营利为目的,当然就不需要什么“管理”。大部分非营利组织都以为凭良好愿望就可以办好事情,它们没有意识到必须对运作过程及其结果负责。事实上,这些组织过去也没有专职管理者,一直是由兼职志愿者来运作的。
德鲁克指出,管理不是利润的仆人而是所有组织的首要功能,不论这个组织的目标是什么它都需要为组织目标负责的管理者。即便在不同的组织中管理者被赋予不同的称呼,如在学校和医院他们被称为行政人员,在政府部门被称为高级公务员,但是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是一样的162。
非营利组织不仅需要管理,而且必须以最好的方式来管理,因为做好事也要精益求精。首先。因为人们对非营利组织抱有比企业组织高得多的期望,非营利组织的失败或者丑闻更加令人难以接受。如果某个非营利组织的捐款人同时购买了股票的话,非营利组织的丑闻将比股票的亏损更令他难以接受。其次,为非营利组织工作的大多数是志愿者,如果非营利组织管理不善,将不仅吸引不到高素质的志愿者,而且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无论是对捐助者还是对志愿者来说,非营利组织必须有最好的管理,否则它就失去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德鲁克大力倡导通过职业化管理改进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水平。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志愿者的参与。美国志愿者总数超过8000万人,他们每周为一家或数家非营利组织工作近5小时,相当于1000万个全职工作岗位,如果计酬的话,即使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总额也达15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5%左右。
然而,完全依靠志愿者是难以管理好日益发展壮大的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组织的绝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志愿者,他们显然不是为了钱才来工作的。那么,该不该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实施严格的管理呢?一般的想法是,既然不给志愿者发工资,那么就不应该对志愿者的工作做严格的要求。德鲁克在《非营利组织教给企业什么》一文中指出,这个想法现在已经被大多数非营利组织所抛弃。持这种观点的人将志愿者与企业雇员混为一谈,从根本上误解了志愿者的工作动机163。既然志愿者不是为了钱工作,怎么能够用工资的高低来确定志愿者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呢?非营利组织领悟到,正因为志愿者不受薪,所以他们的工作必须更有意义,要求也应该更加严格,才能吸引和激励高素质的志愿者。志愿者自己也不愿把他们的工作看成是慈善性的,他们认为志愿工作是另一种重要的职业生涯。
因此,除了不给每个人支付工资之外,非营利组织对其职员的管理和其他组织没有什么不同。在志愿者的选择、培训、赋予责任、考核、升迁奖惩、淘汰等方面,许多非营利机构比企业还要严格。这种做法吸引了各类专业人士为非营利组织服务,而这些志愿者在工作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同事们为了共同的责任一起工作,不再为金钱斤斤计较。
既然非营利组织在依赖管理这一点上与商业组织并无不同,那么和商业组织一样雇佣职业管理者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职业化管理意味着管理人员来自职业经理市场,并且其薪资水平由市场决定。尽管如此,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往往低于企业中同等资历的人员。一些庞大的非营利组织之所以能够保持高效运转,就是因为它们有高素质的职业化的管理层。各个非营利组织的职业化程度不同,一个非营利组织的规模越大,志愿者越多,管理层的职业化程度就越高。规模较大的非营利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基本上由职业经理担任。美国培养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大约有半数并不到工商企业工作,而是进入非营利组织工作。
近30年来,许多非营利组织实现了职业化管理。美国红十字会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复杂的非营利组织之一,但是到1950年以前,它的总裁都分文不取,到里根时代才聘用了第一位职业总裁。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们仍然认为非营利组织从事的事业既然是慈善事业,其工作人员就是志愿者,当然也就不应该接受任何报酬。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虽然非营利组织中大部分仍是志愿者,但管理层已经职业化和市场化了,刚参加工作的MBA就可以拿到2万美元以上的年薪,更不用说总经理的报酬了。不过一般来说,职业人员在非营利组织中所占的比例相当有限。美国女童子军有13万名志愿者,为350万少女服务,只有6000人领薪水。总的来说,非营利组织在规模和复杂性方面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在单靠兼职志愿者不能解决日常管理的情况下,就会转向职业化。
在非营利组织管理方面,德鲁克的思想仍然显示了目标管理的许多特点:设置明确的目标;通过目标吸引资金和人才;并且为有效达成目标而建立组织机构。非营利组织必须有明确的使命,这是有效管理的基础164。要想提高运作效率,一个组织首先必须确定衡量工作效率的标准。对企业而言,利润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企业在管理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这个明确的评价标准。非营利组织既然也是利用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理所当然应该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它也必须定义工作绩效及衡量标准。就非营利组织的最新发展来看,其使命或目标已经不仅局限于解决社会问题,而是逐渐扩展到谋求和维护行业利益方面,比如美国国际铜业协会的使命是保证铜的正确而合理的使用,以及增加铜的年消费量。
更进一步,组织不仅要有目标,而且要将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和考核标准。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虽然有明确的目标,企业还用了100多年时间,才发展出了比较完善的绩效衡量标准及衡量方法。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多样性,这项工作对它们而言显然要比企业还要困难得多。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非营利组织成功地找到了具体的行动目标。比如说,救世军的目标是将社会的弃儿——醉鬼、犯罪分子、无家可归者——转化为公民;女童子军的责任是帮助被救济的年轻妇女成为自信和对社会有用的人;自然保护组织致力于保护自然界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在筹资方面,非营利组织的观念和手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美国,个人捐献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资金来源,个人捐献已经占到美国个人收入的2-3%,约占非营利组织总收入的15%。随着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认识逐渐成熟,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为慈善事业而捐献,而是花钱购买某种特殊的社会服务。人们在掏钱之前首先要求看到结果,即使不能马上看到结果,起码必须得到可靠的保证,相信自己的善心会结出应有的善果。在这种情况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成为非营利组织筹集资金最有说服力的武器。
不仅如此,非营利组织还必须提供可靠的衡量标准和监督办法才能筹集到所需资金。许多非营利组织早期的方法主要着重于宣传需求,着重于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角度出发劝说捐款人。这是一种感性的办法,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能否唤起捐款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比如,儿童福利院通过宣传孩子们的悲惨身世和恶劣处境唤起人们的怜悯之心,而获得人们的慷慨解囊。但是,在一个公众已经对非营利组织形成理性看法的社会,这种办法就行不通了。比如说,如果人们得知这个儿童福利院管理不善,筹集来的善款并没有使孩子们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它再靠煽情的宣传就很难说服捐款人。
谁来为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和行为负责呢?非营利组织和企业一样需要一个负责任的管理层,成功的非营利组织大都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机构。尽管美国非营利组织在使命和规模上存在几乎无限的多样性,但是其中绝大多数组织采用相似的管理结构165。一般而言,非营利组织管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和总裁(一些大型非营利组织也称之为CEO),绝大部分成功的非营利组织拥有一个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类似企业中的独立董事的外部人员组成。董事会成员大多是兼职人员,职责主要是关注组织使命,确定运作绩效的考核标准,并为组织筹集资金。总裁则一般是拿工资的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当然,由于非营利组织多种多样,董事会与总裁的分工也不尽相同。不管怎么说,德鲁克始终强调董事会成员与总裁是平等的合作关系,都必须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在分工方面必须遵循优势互补密切合作的原则。一般来说,非营利组织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是十分严格的,如果他们达不到预期目标即使不主动辞职也难以期望再度当选。
和在其他管理领域一样,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直接来源于管理实践。他始终与各种非营利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他是美国牧师大教堂的知识教父,为该教堂提供管理指导,还为美国女童子军推荐主席人选,这使他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问题保持高度敏感。1990年,德鲁克在其校友的倡导下成立了“德鲁克基金会”,这是一个为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的知识库,它不进行任何募捐活动,德鲁克将《非营利组织管理》一书约25万美元的收入全部捐给了基金会,作为基金会的运作经费。
到今天,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已经十分专业化,在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很多管理理念与技术方面,非营利组织与工商企业基本保持了同步水准。一旦出现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些职业管理者能够快速地跟进,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来。有“市场营销之父”美称的菲利普·科特勒在不断推出企业市场营销教材新版本的同时,也同步推出《国家营销》和《非营利组织战略营销》。战略管理学者们也在努力将企业中行之有效的战略管理技术诸如平衡均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等新方法推销给政府和非营利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