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并购制胜战略:实用并购规划和整合策略指南》

在并购中,整合是整个交易活动的最后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交易完成之后的阶段。这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其根源一定不在这个阶段之中,而应当在并购交易的战略决策和准备工作的阶段。换句话讲就是,一项并购交易的成败最终是由该交易项目的战略决策或准备工作所决定的。无视这一点,势必本末倒置。

必须承认,在现有的并购文献中,已经有不少著述注意到战略决策和准备工作对于并购成败的重要性。但是,以此为中心来讨论并购问题的著述还并不多见。而由马克·N.克莱门特和大卫·S.格林斯潘所共同撰写的《并购制胜战略:实用并购规划和整合策略指南》一书,正是这种并不多见的以战略决策和准备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论述并购问题的专业著作。

该著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包括16个章节和一个附录,通篇都围绕着并购的战略决策和准备工作而展开。作者如此看重并购的战略决策和准备工作,是基于他们的一个基本理念,即并购是公司实现成长并增强其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应该着眼于如削减公司成本和增加公司账面收入等短期效应。

这部著作强调战略决策和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这具体体现在并购交易发生之前、交易之中和交易之后三个阶段,以及计划、评估分析和预判三个方面。在作者看来,无论是在并购交易的哪个阶段,都不能缺少具有战略性质的决策和相应的准备工作。

在交易前,这样的决策和准备工作是以战略性质的计划的形式出现的。在该著的第一部分,作者从目标、过程和结果三个角度界定战略性计划的内涵。他们认为,战略性并购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司的战略上竞争优势。作为战略性并购的驱动力,公司的战略上竞争优势是由如下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实现组织增长、增加市场份额、进入新市场或获得新的分销渠道、获得新产品、与变化保持同步、利用政治和法规的变化、追求产品或技术方面的革新、减少竞争、巩固声誉或获得信赖及对经济形势做出反应或利用经济形势。而战略性并购的过程,重点就是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尽职调查。这可能是作者在这部著作中最有价值的贡献。

根据作者的理解,传统尽职调查主要集中在财务、法律和规章及会计和税务等方面,多忽略了目标公司的营销问题。而这后者正是战略性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尽职调查的重心,因为作者给市场尽职调查下的定义是“用以评估目标公司销售和营销领域的优劣势,以确保战略性并购交易得以成功的一种分析方法”。至于战略性并购的结果,作者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实现公司收益的长期增长。

在交易中,决策和准备工作体现在有关目标公司的各种重要问题的评估分析上。在作者眼里,需要从战略层面进行评估和分析的重要问题包括:用以考查目标公司起点的市场动态、目标公司的产品和产品开发能力、目标公司的客户群、目标公司的雇员及目标公司的管理职能和流程等。与传统的尽职调查和价值评估比较,这里的评估分析在范围上要大得多。作者认为,这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并购的战略计划,也是为了并购后的整合过程进展得更加顺利。

在交易后,预判是决策和准备工作的重点。本来,并购后的整合阶段主要是落实交易达成的结果。但是因为大多数以失败告终的并购项目都是在这个阶段出的问题,所以作者逆向思维,提出应尽可能最早预见到整合阶段将可能面临的问题,比如文化融合、产品和产品管理流程、员工、沟通及组织架构设计等,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除了以上实质内容方面的创新性贡献之外,这部著作还有一个地方值得肯定,那就是它运用了大量经典案例和“业内人士观点”来解释和增强作者的见解。这让读者从不同侧面加深了对本著中很多设想和提法的理解。

至于这部著作适合哪一类或哪些读者阅读,作者在前言中已经给出了答案。用他们的话讲,这部著作不适合希望通过并购来削减成本的人阅读,因为这些人收购其他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剥夺其有形和无形资产,而非发展、扩大该公司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这部著作适合那些试图通过并购以实现公司长期持续成长的商界领袖阅读,适合那些努力寻求充分利用目标公司潜能来增强合并后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的经理人阅读,适合那些真正的“战略并购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