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渠道的结构研究到渠道的行为研究,再到渠道的关系研究,以年代为坐标,渠道管理的发展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此阶段营销学者建立了对渠道结构研究的理论并快速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此阶段营销学者以渠道冲突和权利为研究重点,认为渠道成员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重点从渠道结构转移到了渠道行为。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们对渠道的认识和管理逐渐深入,重点过渡到以渠道关系和联盟为重心的研究,认为由于利益之争组织间合作常以失败而告终,渠道战略联盟等关系形式应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渠道管理的概念逐渐在国内被认识和利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我国逐渐与国际接轨。由于我国应用渠道管理较晚,目前很多企业仍然把渠道管理仅仅看作是“商务上的发货和回款”。现阶段渠道有了全新的定义,它包括产品从生产出来到消失的全过程,即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终端(商场、专卖店等)→销售员(店员、促销员)→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