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为弃虑,民复季子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为弃虑,民复季子;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

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尤。

字释

绝智弃辩:通行本、帛书本均作“绝圣弃智”,郭店本作“绝知弃辩”,一扫“绝圣”流传2000多年之讹误,昔日认为老子反对圣人的观点不攻自破。虽然,没有郭店本出土,圣人在老子思想里也不是反对对象,但由于过去本章的文字,以及庄子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影响,令注释者为难。郭店本出,此一问题迎刃而解。但有人认为这说明老子与儒家所谓圣人观一致,说明儒道思想“内在一体性”,则又属另一层面的歪曲。本书对老子圣人观与儒家圣人观的差异多有阐述。

民利:对人民的利益。小者说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大者说是“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绝巧弃利:此句通行本、帛书本、郭店本均相同,巧指机巧,利指自私自利。

绝为弃虑:通行本、帛书本均作“绝仁弃义”,郭店本作“绝为弃虑”,也有释“为”做“伪”的,从绝知弃辩、绝巧弃利的用词看,老子“绝”与“弃”的对象“知、辩、仁、义”并不是绝对的错,因此,此处要绝的也不是“伪”,而是无为之“为”,即妄为,而不是欺诈之行(伪),放弃的是思虑,即过多的心思、想法。故校订为“绝为弃虑”。

季子:通行本、帛书本均作“孝慈”,与前面“六亲不和,乃有孝慈”的意思相反。郭店本释文为“季子”,有人认为通“孝慈”,这是不对的。季子指小儿子,与婴儿意思相同。民复季子就是指复归于婴儿。

令:使其的意思,郭店本作“命”,与令字意思相同,从通行本。

属:归属,总结。

见素抱朴:郭店本作“视素保朴”,意思与通行本、帛书本相同。从通行本。素与五色相对,指白色,没有染色的丝绸,素,白致缯也(《说文》);朴指淳朴,与朴散则为器等意同。抱朴即保朴,保持质朴。

私:个人的物品、欲望、财物等。

寡欲:郭店本有释文为“须欲”,须有等待的意思,须欲即克制欲望。此意不如寡欲简单易解。从通行本。

绝学无尤:此句多断在第20章。本书断在第19章,与“绝知弃辩”呼应。学指六艺及经典之学,老子历来反对(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尤者,责备,怪罪,过错。同道篇第8章: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

杜绝聪明,放弃辩解,人民享受的利益会增加百倍;

杜绝妄为,放弃算计,人民都可以回归于婴儿般淳朴;

杜绝机巧,放弃逐利,就不会再有盗贼。

这三句的意思还不够清楚,就更直接地总结一下:

不要沉迷五色,要保持淳朴;减少算计的心思,降低自己的欲望,

不要埋头故纸堆,也就不再有过错。

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