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7:如何完善能力指标系统

1.针对问题

价值经营数据体系规范企业战略、规划、计划目标管理;

能力管理指标系统规范企业责任、能力、业绩管控评价;

促进企业管理从事务性向价值与能力转变聚焦。

经营数据基于整体组织,以战略、规划、计划目标为主干;

管理指标基于职能模块和岗位,以专业价值与能力绩效为核心。

多数企业绩效指标设置与管理,存在的明显缺陷:

一是忽视经营数据系统构建,重视工作绩效指标设定;

二是经营数据设定与工作绩效指标设定脱节;

三是经营数据指标与责权利界定、实施、管控、评价脱节。

重视组织业绩管控,强化团队与岗位业绩管控,才能完善经营机制管理体系。

经营数据与管理指标相互支撑,才能形成企业良性循环发展机能。

2.能力管理指标系统示意图

图6-6处理好数据体系功能关系

经营数据系统针对企业组织整体市场价值培育;

管控指标系统针对组织职能价值创造力培育与业绩贡献。

缺乏经营数据系统支撑,经营价值难以评价和管理;

没有管控指标系统数据支持,管理能力难以评估和管控。

价值数据与能力指标一脉相承,数据是指标的依据,指标是数据的结果。

经营数据群主要包含资本增值、资产增加、市场扩张、产品增值、技术发展、品牌价值提升、组织能力发展等;

管理监控指标数据群主要包含销售增减、产量增减、组织效率升降、利润增减、成本升降等;

业绩评估指标数据群主要包含薪酬增减、奖金增减、晋升与降级比率等。

缺乏数据指标系统的支撑,经营管理难以达到规范、简约、高效状态。

3.如何健全能力管理指标系统功能

经营管理数据链是企业价值、能力、活力竞争力体系的机能核心。

经营水平高低、管理能力强弱,就在于数据指标体系的完善程度。

数据体系越完善,指标可控性越强,数据指标增长率越高,企业竞争力越强。

经营的基础是价值定位。

经营水平如何,经营流程是否完善,通过经营类数据便能够判断出来。

资本、资产现状与发展预期数据具体,并且能够分解细化为市场营销、产品制造、组织运营、资产财务职能实施管控数据,说明企业的经营战略规划很明确。

市场、服务、产品、技术、工具、组织、团队、文化、品牌等核心要素资源发展数据具体明确,则说明企业的发展规划比较完善。

利润、成本、效益数据明确,则说明经营目标计划抓住了关键。

天天抓经营管理改善,持续推出新措施,目标业绩数据却一问三不知;

类似的问题普遍存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

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资金回笼率、客户数量、销售成本等数据准确性,反映出市场营销职能的专业能力。

产品、产能、产量、质量、成本、作业效率、交换周期等数据状态,体现制造或供应链职能专业水平。

组织效率、人力成本效率、员工满意度等数据状态,直接反映运营职能的专业能力发挥状态。

利润、成本、效益数据的精细化程度,反映财务职能专业水平。

天天说短板,天天评价优劣,没有数据支撑,短板、优劣都是模糊的感觉。

组织驱动机制是否健全,同样可以通过数据状态显现出来。

薪酬总额、绩效、奖金发放,部门模块分配比例与系数,晋升与降级等,有没有数据指标支撑?

数据说了算,指标决定结果,说明驱动机制比较完善。

领导或上级凭经验与感觉说了算,则组织驱动机制一定有缺陷。

经营管理的科学化、严谨性,经营机制、管理体系结构的完善;

问题的解决,发展出路的拓展都依赖经营数据、管理指标系统健全。

4.高管经营会讨论重点

(1)企业营销部门有哪些核心能力指标?

(2)企业制造部门有哪些核心能力指标?

(3)人力资源或运营部门有哪些核心能力指标?

(4)职能能力指标与岗位业绩指标有什么关系?

(5)企业绩效指标体系复杂烦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