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股权激励方案,肯定兼顾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影响股权激励方案落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1.企业股权性质。
国有企业,要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采用业绩股票、延期支付、股票增值权、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模式适用。
对于上市了的民营企业,可以采取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主要的股票激励模式。
而那些绝大多数的没有上市的民营企业,建议结合分红股激励和期股期权激励来进行。
2.行业特性。
判断因素:企业业绩对人力资本依附性是否较高,企业的成长性如何。
如果企业对人力资本依附性较强,人均创造财富较多,激励对象包括管理层和核心业务技术骨干员工,要突出人力资本的价值。
3.企业的发展阶段。
成长期,采用超额利润分红、虚拟股份、在职分红股。
成熟期,采用股票增值权、期权、期股。
股权激励时要掌握宏观及行业趋势,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时机。适应市场环境的改变,抵御竞争对手冲击,才能保证股权激励计划的顺利推行,业绩也才会不断增长。
公司的业绩指标与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标准密切相关。
有效的激励计划,除了使用传统的财务指标,还应包含非财务指标,也可适当引用目前较为常用的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员工素质。
对于高管人员,主要考虑公司绩效,具体指标可定为每股收益、净利润等;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可采用部门绩效,比如以部门销售收入为考核指标;技术人员的职责是新产品或技术的研发,可尝试引入专利数量等指标。
总之股权激励,要把握大势,踩准节拍;行权标准,不偏不倚;考核指标,系统全面。
股权激励并不是单独成立的一个体系,必须结合公司人力资源体系,要结合薪酬、激励、员工职业发展、职位管理等体系,发挥价值。与股权激励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1.人才发展系统。通过有计划的设计搭建人才梯队,并对人才的发展给出方向、路径,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源的支持,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以达到对人才的培育与牵引提升的目的。包括人才学习与发展、职业规划、继任者管理等。
2.薪酬体系优化。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采用股权激励与现金激励、精神激励、学习激励、竞争激励、危机激励等方式,使其相互弥补、相互作用。
3.绩效考核系统。建立岗位职责体系、绩效考核系统等,对激励对象的工作起到考核、监督与约束的作用,从而通过绩效考核实现对激励对象可行权股份进行动态调整,为股权的分配提供量化的依据。
中小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核心要素
核心要素 | 主 要 内 容 |
参加对象 (定对象) | 员工持股计划的参加对象为公司所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包括管理层人员 |
资金来源 (定来源) | 员工持股计划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所需资金: (1)员工的合法薪酬; (2)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 |
股票来源 (定来源) | 员工持股计划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股票来源: (1)原股东转让; (2)公司增发: (3)股东自愿赠与; (4)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 |
持股期限 (定期限) | 由中小企业根据自己的企业发展阶段,自行设置具体的持股期限,法律法规并没有相应的约束 |
持股模式 (定模式) | 原则上建议采用公司制或者有限合伙企业的模式持股,不建议采用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以及契约型基金等方式持股,但是股东人数特别多的情况再行考虑 |
计划规模 (定规模) | 原则上没有限制,由中小企业根据自己的股权结构,在充分考虑未来发展所需资金、保障公司控制权的前提下合理设置 |
通过以上“六定”,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基本上能够确定方向与策略,下面就是具体的执行中的关键节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