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玉振
军事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BiMBA商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EMBA学术主任。曾任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研究员、康奈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著有《管理的历史维度》、《中国战略文化解析》、《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美国陆军领导力手册:在任何情况下实施领导的技能、策略与方法》(译著)等十余部,主持和参与十余项国家和全军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先后获国家图书奖特别奖、军事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一等奖、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优秀教学奖、EMBA优秀教学奖等。
专家著作
  1. 善战者说 【编辑严选】S
  2. 没有一家企业不需要战略,也没有一家企业不面临竞争。 2020年以来,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竞争也随之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因时因地制定发展战略?如何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脱颖而出?中国传统智慧如何帮助企业增长? 作为一部流传2500多年的兵法,《孙子兵法》直到今天依然为世人所推崇,就是因为很少有人对战争与取胜的思考和理解,能像孙子这样透彻与深刻。它从战略的高度,揭示了战争取胜的基本要素和根本原理。换言之,《孙子兵法》是一部关于竞争理论的专著。 用从战争这种残酷的“强竞争”的环境中所总结出来的竞争方法,来审视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以及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那么, 如何更好地从兵法学管理,向战争学竞争?是直接读《孙子兵法》,还是通过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来做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呢? 作为军事学博士与北大国发院的教授,宫玉振教授20多年来研读《孙子兵法》,并与管理学相互验证。他从“学会战略性思考”这一主题入手,打破《孙子兵法》的篇章结构,从中提炼出孙子最核心的12个理念,分别从组织管理的深层基础(五事、七计)、竞争战略的九条原则(全胜、先胜、任势、击虚、诡道、并力、主动、机变、先知”),以及领导力的基本内涵(将道)入手,旁征博引,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完备而系统地阐述了《孙子兵法》之于管理和经营的启发与应用,协助管理者也成为一个“善战者”。 目录 推荐序一 用兵法的智慧来观照企业的经营/ 吴如嵩 推荐序二 搭建自己的战略思维系统/陈春花 推荐序三 理清迷思,找到新的繁荣之道/ 宋志平 前言 第一讲 五事:管理的五大要素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长期的成功一定是价值观的成功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战场的选择是指挥艺术的核心 分析地形的4个维度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兵以治为胜 第一个战略管理模型 第二讲 七计:比较的七个维度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 第三讲 全胜:竞争的四个层面 围棋与象棋的区别 上兵伐谋 学会战略性的思考 其次伐交 网景和索尼为什么失败 其次伐兵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竞争战略的金字塔 第四讲 先胜:攻守时机的把握 先为不可胜:先保证自己不输 以待敌之可胜:再把握赢的机会 战略性的机会需要有足够的定力 不打无把握之仗 冒有胜算的风险 第五讲 任势:资源效能的放大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利用“势”的杠杆作用 造势的原则:其势险,其节短 兵无常势:警惕“势”背后的陷阱 第六讲 击虚:突破方向的选择 避免进攻对手的优势 从对手力量薄弱的地方入手 打关键而又脆弱的节点 找出强点中的弱点 利用对方的大意与疏忽 最致命的一击往往并不来自正面 攻心是最高层面的击虚 突破后保持持续的投入 第七讲 诡道:竞争策略的运用 “击虚”需要“诡道” 突然性是战略的本质 用策略降低你取胜的成本 行动成功与否不单纯取决于你自己 微软、奥迪与双汇:他们为什么赢 第八讲 并力:战略资源的集中 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切勿同时追逐多个目标 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力量 接受局部和次要方向的损失 成功的集中需要策略掩护 第九讲 主动:对抗局面的掌控 永远要左右你的敌人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 把战略上的被动转化为战役战斗上的主动 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第十讲 机变:打法的机动灵活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并非事先设计出来的四渡赤水 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兵形像水:打造水一样的组织 你需要找到那些不变的东西 因利制权: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 第十一讲 先知:竞争态势的分析 “先胜”的背后是“先知” 加里波利的失败与珍珠港的成功 形人而我无形 知彼知己,知天知地 无所不用其间 进入对手的头脑和内心 我们为什么很难看清真相 关于“知”的三条忠告 第十二讲 将道:动态环境的领导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上下同欲,与众相得 静以幽,正以治 附录 《孙子兵法》题解、原文及译文 参考文献 后记
  3. ¥78.00
    识干家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