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可采取紧急补救措施来弥补。在此,只对促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倾向问题和促销后遗症进行探讨。
1.促销活动中的不良倾向问题
(1)活动不能得到消费者认同。
(2)促销人员出现违法乱纪情况,导致促销活动不能按原计划执行。
(3)促销货物出现问题,包括数量、存货、供给、质量、品种等,以致促销宣传、传播受到限制。
(4)决策负责人的态度、观念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以致必须高速完成促销活动。
(5)促销成本的剧增,利润下滑。不计成本地急于求成,以达到市场覆盖率和
占有率的提升效果。
(6)竞争者的对抗措施逼使企业必须调整现行促销手段、措施、内容。
诸如此类的情况出现时,促销活动就必须进行调整,使企业更有效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从而最终达到既定目标。当然,如果环境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也不排除当机立断,停止促销活动的必要性。
2.促销后遗症的表现及医治
通常来说,诱导促销后遗症的表现有:
(1)促销后,销售额迅速下降且采取多种措施都无济于事。
主要原因有:
单纯由物质利益诱导,未能诱导消费者找到满意的“由头”。
促销中,产品、服务、形象等给消费者留下不良印象。
给消费者的错误引导,使消费者获得利益的期待破灭。
促销管理工作出现失控,给消费者、新闻媒体等造成不好印象。
促销盲动,措施和手法都是以追求眼前利益为目标,没有长远规划。
在制定促销计划方案时,没有较为周密的分析和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备用方案的研究。
基于这些原因,对该后遗症的医治“药方”是:
加强品牌价值(无形资产)的投入,以使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概念。
转变促销方式和促销的内容。
启用其他促销方式,如销售后服务、形象促销等。
树立消费者购买信心和中间商经销信心。
(2)促销进行中,消费者对该促销活动有意见甚至反感,从而使企业名誉大幅度下降,并直接影响企业今后的销售量。
其主要原因有:
促销的立意、方式、内容使消费者产生普遍的反感。
促销方案的论证不准确,把关不严。
促销执行环节出现问题未能及时解决。
解决办法有:
加强促销的管理,重点在制度、人员信息沟通和协调、积极性的激励。
加强策划的制订和论证的科学性,重点在策划制订和论证的程序、分析、严密调查上下工夫。
如果已出现后遗症,则应从树立新形象着手,转变消费者成见,具体方法是:
——通过人员沟通,消除误解。
——通过广告、宣传讲明道理。
——采用其他经营和销售方式,在形象上转变看法。
——以品种、花色等新、奇、特的产品和销售方式转移消费者的视野。
总之,促销是营销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计划、执行和控制,才能使促销为品牌的表现起到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