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转变模型

William Bridges在他的《转变之书:结束,是重生的起点》提出的转变模型可让人们了解组织变革发生时个人的心理状况。这一模型区分了变革和转变。变革是情境性的,无论人们能否完成转变,都会发生变革,比如上大学、找工作、换城市、结婚、生子、出国、退休等。转变是一个心理过程,人们逐渐接受新情况的细节,以及随之发生的变革,指的是我们为了将发生的改变整合到自己生活中,所必须经历的心理再定向和自我再定义。

我们要从生命的角度看待我们在变化中所需要的任何内在转变,将其视为一种死亡到重生的更新过程,而不是一次项目管理或质量控制,才有可能驾驭转变,抱着开放的心态迎接变化,进而带来人生的全面提升。我们需要意识到,人的发展不是物质机械的,机械如果运行的时候出现状况,只能说明是运转失灵,如果分崩离析那基本等于寿终正寝。如果你的车散架了,它百分之一百就是玩完了而已。但是,人要是一朝崩解,却可能一次全新的,更宏大的开始。你过去的经历和身份也许在转变之前看似成了一堆废铁,却可能在转变之后,重组成一个变形金刚。转变就是有这么大的力量,因此要正视它的价值和地位。

该模型识别了与变革相关的三个转变阶段:

(一)结束、失去、放手

变革会在这一阶段引入。它通常与恐惧、愤怒、沮丧、不确定性、否认和对变革的抵制有关。

每个转变都一定要由一个结束开启。如果要说真的有什么能打开转变之门的钥匙,那就是结束。瓶子不清空就倒不进新酒,旧的不去,新的永远来不了。因此我们必须学会面对结束,迎接结束,甚至拥抱结束,不论那是一个工作,一段关系,一个梦想,还是一整个人生阶段。

审视你正在或需要放下什么,并接纳这种丧失感是结束阶段必然经历的过程。因为我们已与生活周遭的环境产生认同,我们通过关系和角色来定义自己,不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全部的关系和存在,形成作为你的一个概念。这就等于在结束的同时你要放下自我认同,和一部分的自己。比如,工作后就要放下学生的身份,进入亲密关系后,就要放下单身的身份,子女离家后,就要放下相当一部分作为父母的身份。你不再是一个学生,一个单身党,一个父亲或母亲,这部分的你在相当程度上将要被清空,以便转变可以发生,让崭新的你可以填满你的生命。

(二)中间区域(过渡阶段)

变革会在这一阶段发生。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对变革感到沮丧、不满、困惑和焦虑。随着人们学习新的工作方法,生产率可能会下降。在其他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变得非常有创造力、创新性,对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充满热情。

过渡期是一个更加让人莫名其妙的阶段,难道不是结束之后就是新的开始了吗?并不是。好不容易寻死觅活地结束了,接下来却是一个不尴不尬的被称为过渡期的阶段。

我们常常以为出现过渡期一定是什么地方没安排好,什么地方没接上,所以被迫、临时、将就一下。就像你下一份工作还要两个月才能入职,只好先休息一段时间;或者你去旅行,明天早上才有第一班火车,只好被迫在酒店将就一晚上。

有一部日剧叫作《悠长假期》,讲的就是女主角失业后,把失业后的过渡期称作给自己放的长假,经过调整,最终重新找到自我,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的故事。这过渡期看似尴尬,却是转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中间过程。是真正连接被你结束的过去和你将要创造的未来的桥梁。这是一个过去已经结束,而未来还未开始的时期,就像一个人一呼一吸之间的间隔,是一个极其自然的过程。过去结束,空气呼出去之后,身体要做一些调整,然后准备好再接受新鲜的空气。这些调整虽然精微,却至关重要,你可以试试看,如果你一直保持着呼气的姿势和状态,吸下一口气会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过渡,新的事物和体验就会难以展开,或者在展开的过程中会遇到重重阻力,白白浪费机会。甚至可以说,没有过渡期的转变基本可以理解为是跳河自尽,是不能算是迈向彼岸的。

(三)新的开始

此时,人们会接受甚至拥抱变革。他们越来越擅长新的技能和工作方式。人们往往愿意学习,并因变革而充满活力。

真正的重生取决于内部重组,而不是外部变化,当你和深层渴望需要结盟时,自身会产生巨大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克服原来觉得无法克服的困难,这时候你自然会踏入了新的开始。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不以个人意愿为转移的。

要想有个成功的新开始,理解暗中使我们自我怀疑的内在事物非常重要。什么是使我们自我怀疑的事物?不知道你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逃避心态:任何新的挑战都想逃避,总想因循守旧,回到舒适区,用熟悉、自以为安全的方式做每一件事。而第三个阶段就需要正视这种心理。

结束阶段是我们与过去的自己和环境分离、丧失的阶段,过渡阶段是在新旧交替之间内部调整的阶段,而新的开始则是我们的新自我、新旅程。在整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结束阶段和过渡期阶段的必要性,并接纳其带给我们的空虚感和丧失感,允许转变过程有机地发生,才能够过渡到崭新的开始。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时候不论是外部事件还是内部转变,都不一定是遵循线性发展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几个阶段间来回跳换,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当然在开始的时候,你可能更多地趋近于结束,而在后期的时候,你可能会更多地趋近新的开始。

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员工会出现不同的情绪反应,会经历不同的心路历程,比如在告别过去的阶段,会出现悲伤、生气、震惊、否认,在中立的阶段我们往往会有讨价还价的心境,在新的开始阶段我们发现员工开始接纳,他对工作产生了新的兴趣,并表现出了一些积极的行为。

莎士比亚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的舞台,我们芸芸众生男男女女,只不过是一些演员,有时候我们上场,有时候我们退场,那么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扮演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角色。”所以,我们要了解在人生、组织不同的阶段,我们的任务是不一样的,要及时调整好自己,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为更好的生活努力。

在变革中你该做些什么?做对的事情,不管是为你自己还是为他人。相信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有机遇让你成长和发展,变革中的成长一定让你更具有魅力更加坚毅。所以,永远记住要做对的事情,哪怕你是一个企业的员工,也要记得尽心尽责,做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