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的“家”文化是娃哈哈企业文化的生命,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全部来源于娃哈哈经营管理实践,是对娃哈哈经营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得到了全体员工的认同,同时又在指导和推动着娃哈哈的生产经营工作健康顺利前进。它产生于实践,指导着实践,有着厚实的实践基础,绝不是那种挂在墙上没有感觉的文字,而是已经深入扎根在每一位员工的心上。
那么娃哈哈企业和娃哈哈家文化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关系?
宗庆后说:“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企业是躯体,文化是灵魂。”这是宗庆后长期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体会和总结。什么是娃哈哈的家文化?简单一点说,既然是家,首先得有家长,家长必须承担起这个家的责任。娃哈哈的大家长是宗庆后,小家长是省级经理、部厂长、区域经理等。其家文化体现在:比如,在这一年里,是种玉米还是种水稻,抑或是种高粱,大家可以商议和讨论。最终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用什么肥等,是大家长来决定的。
在娃哈哈的“家文化”中,“家”指的是小家和大家。“小家”即员工、个人;“大家”即企业、国家。“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是娃哈哈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家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家文化核心价值观既是制定娃哈哈发展战略和确定娃哈哈前进目标的指导原则,也是娃哈哈一切经营活动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在广泛发动员工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娃哈哈形成了家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的企业宗旨;“一流业绩、百年龙头、基业长青、责任恒久”的企业愿景;“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的经营哲学;“先将诚信施于人,才能取信于人”的企业座右铭;“岗位创新、全员创新、勇于创新、持续创新”的开拓创新理念。传递着“忠诚、创新、负责、亲情”的做事行为准则,秉承着“认真、严格、主动、高效”的做事要求,不断发扬着娃哈哈人“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的工作作风,既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强调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娃哈哈注重将“家文化”通过各种活动转化为员工队伍的工作动力和行为准则。娃哈哈公司每年都要开展大量的文化生活活动,如举办春节团拜会、集体婚礼、技能大比拼、春风行动、庆功宴、出国旅游、自助游、爱心接力等。这一些活动使得公司对全体员工的亲情得以很好体现,形成了浓浓的“互助、互爱,一家亲氛围”。
有文章对娃哈哈的文化特色进行了归纳:(1)娃哈哈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积淀深厚、蕴藏丰富的文化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2)要理解娃哈哈“家”文化,必须先理解娃哈哈文化里关于“家”的含义,这里的“家”是指“小家”,即每一位员工个人,也是“大家”,即企业、国家、社会,是“小家”、“大家”、“国家”三“家”构成了娃哈哈文化中“家”的全部。(3)娃哈哈“家”文化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发展要求,结合企业实际,体现了时代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娃哈哈销售收入年年高速增长,其文化是重要支撑。(4)娃哈哈文化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者并重的全方位文化。文章还着重强调了娃哈哈“家”文化决不单单是几句空洞的、无着落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有骨有肉有血有气的完整的文化系统,其在企业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上都有着丰富的展现。
这里重点介绍娃哈哈豫北分公司是如何把文化做到极致的。可能好多公司认为文化只有母公司才有,分公司是不会有的,在豫北分公司则不然,为什么呢?因为豫北分公司十年以上的员工占比非常高,客户经理级别以上的人员可以占比到30%,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可见一斑。那如何做到的呢?可以简单称之为“软硬兼施”。
何为软的呢?其实就是来自于领导的关怀。娃哈哈豫北分公司团拜会一搞就是十年,团拜会上没有太多高大上的节目,全是员工自编自演的节目,开心与快乐最重要。豫北分公司也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员工家中有难、有病,员工会自动自发进行帮助。当然,关键是需要有灵魂人物的号召和引导,这位灵魂人物就是豫北分公司的骆总,她总是走在前列,什么都是拿出最多的爱进行变现。
何为硬的呢?就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赚钱方是正道理。豫北分公司十年来保持着正增长,如销售额的增长、员工收入的增长、客户利润的增加。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才能构建起让员工满意的上层建筑。
我2000年加入娃哈哈豫北市场,那时候该市场业务人员还不到10人,整个市场年销售额也就几千万元。随着公司和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到2014年豫北市场的销售额已经接近30亿元,业务人员数量最高峰值时达到1200多人,其中核心业务人员400多人,组织结构也比较完善,有商超部、督察部、人力资源及培训部、产品拓展部、市场销售部、奶粉部和酒水部,这与娃哈哈公司倡导的家文化核心价值观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