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容易做”永远是打开消费者一系列连锁消费行为的敲门砖。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在潜意识中都是抵触变化的。这种偏向于维持现状的心理也常常在左右着你的行为:在专卖店看中了一款手机,如果当时带的钱不够没买,你回来后就会发现正使用的手机有很多优点,比如“待机时间长”、“能砸核桃”等,甚至由此还能给自己找出很多优点,比如“念旧”、“重感情”。其实这都是“合理化”的产物,根本的原因则是你对再去一趟专卖店嫌麻烦,或者是对适应新手机的功能和操作心生畏惧。
想要扭转消费者长久以来积累的习惯,并促使消费行为发生,需要平衡的是产品、消费者和消费者所处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那么产品、消费者、环境三要素和“值得做”、“容易做”两个维度,就形成了六组关系(如下表)。
一切有效的改变消费行为的工具和方法都来自这六组关系中:
产品对消费者的意义 | 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 | 外界影响 | |
值得做 | 凸显产品价值 | 内在满足感 | 利用社会压力 |
容易做 | 分解消费行为 | 正确的激励 | 环境和集体的力量 |
老苗在这六组关系中,打造出了七个营销按钮:让消费行为“值得做”的三个按钮和“容易做”的四个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