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凯是F药店的店长。他通过QQ向我求助,说店里面有一个老员工,导购还不错,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但是从不教新员工,特别怕别人超过他,有好的方法也不跟别人说,其他员工也不愿意跟她一块儿上班。
看来,这位老员工的行为方式已经影响到了员工关系与团队建设了。其实,仔细一想,这类“保留型”员工并不是个别现象,在我的同事中也有,这些同事怎么会出现这种心理呢?
分析其个体原因,大概是这样的:
(1)不愿教。对于大多数工作在门店一线的老员工来说,承担带教工作纯粹就是义务活儿,教会了新员工,自己却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心态消极些的老员工便不愿教。当然,这里也不排除有些同事自己也不会,没有“墨水”可教。
(2)怕竞争。同在一家门店,来客数是有限的,在员工收入与业绩挂钩的前提下,教会了新员工便是在为难自己。想想看,自己与新员工搭班,新员工不会,便会让顾客来找自己,这样生意就是自己做的了,如果教会了新员工,不等于砸自己的“饭碗”吗?因为怕竞争,所以他们选择了不教。
(3)怕超越。一些新员工成长非常快,来了不到半年便去竞选储备店经理,对于老员工来说,这是一种压力,怕人家说自己不思进取,比不上新员工,要是再把自己的经验教给新员工,那不更是给自己难看吗?
此外,企业的文化氛围、考核机制等与这一现象的形成也是相关的。在这里,我们不从管理角度来讨论,而只从员工的心理上来看,员工应如何调适自己?这也许才是解决本问题的核心,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在我看来,以“现实性”来分析这位老员工的行为,其实,她这样做“很亏”,为什么这样说呢?
(1)成本太高。为了保留住自己的一点竞争优势,却因此失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失去了成为新员工老师的机会,失去了让自己变得更专业、更优秀的台阶,甚至可能会失去这份工作——有可能最后管理人员受不了了,采取忍痛舍弃的方法劝退这位老员工,须知,这地球不是为我们某一个人而转。从成本分析的角度来看,得不偿失,不值得这样做。
(2)更容易被超越。不教他人,也很难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同事因为这位老员工如此“小气”,反而会被激发斗志,可能从其他途径学得更多,进步更快。到头来,自己一点没长进,人家倒飞速发展,所以,不教就太傻了。
再说了,我们教新员工的同时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不保留、多分享是划算的。
(3)丢失了一个更好的自己。如果我们真的怕被超越,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超越自己,而不是限制他人。真正优秀的员工总是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因此变得更有价值。
再说了,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拥有“国家级机密”或者“独特的软件系统”之类的核心优势,所以,没什么不好分享的。
从企业角度来说,不断传承好的经验,抛弃旧有的恶习,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也是极为有利的。
我们再回头想想,十年前那些叱咤风云的明星,我们已记不起几个人的名字,甚至连有些人的样子都忘了,但是我们却不会忘记那些身边最熟悉的人,比如曾经的老师、村里的同伴等,他们会被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教一些自己会的东西给新员工或他人,他们会感激一辈子,这“买卖”太合算了。
是的,我们多分享自己,给他人一个观念的同时,我们并没有失去它,反倒会收获新的观念与至深的情谊,更重要的是,我们印证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分享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