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领导与组织的存续

触及领导的责任,领导的本质之前,我们沿着领导的作用,继续认识一下领导与组织的关系。客观、本质、系统、严谨、深刻,巴纳德冷峻的刻画甚至带来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突然,在谈论领导的最后部分,他又带我们看到了活生生的人,人的道德属性,人的价值选择,给我们一种希望,一种理想,一种静水深流中的激情。面对巴纳德的高尚,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们借助巴纳德自己的表述来体会,这几段文字存在于“领导与协作体系的发展”一节内容中。这段内容实在是太好了,无法割舍。如果读进去了,放在其组织理论整体性的体会下,突然遇到这段文字,有种从静水深流到热血沸腾的感觉。这些文字,不用解释,自会闪光:

“短期利益、直接目的、瞬间冲动可以把各种新的和旧的手段组合起来;如果只涉及眼前的、物质的需要,个人自我生存的要求常常可以通过改变这些组合来得到满足。但是,组织存续的长短却同支配着这种长短的组织道德的高低成正比例。这就是说,预见、长期目的、远大理想是坚持协作的基础。”(P221)

“组织存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领导的质量,领导质量的基础是组织的道德性。道德性的高低决定着领导的质量。即使在最低级的、最不道德的组织中也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但是,如果同责任感有关的道德性是低下的,那么组织就是短命的。如果道德性是低下的,领导不能长期维持下去,其影响力很快就会消失,不能产生后续者。”(P221)

“当领导者个人的道德准则同组织的道德准则不一致时,领导者却常常可能认为是一致的。他可能不知道环境所必需的组织准则,未能客观地看到这些准则。他可能把一种纯粹个人的动机看成是组织的目的。在这些情况,事实就破坏了他的责任感,他的领导就会失败,他不再能创造,他陷于目的同环境的矛盾之中,不诚实腐蚀了他的影响力。”(P221-222)

“组织道德准则的建立是克服由个人利益或个人动机产生的离心力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最高意义上的领导,即使短期地克服各种内在的困难,常常也是不可能的。”(P222)

“领导不会取消自然法则,也不会代替协作所必需的各种要素。但是,它是使共同目的具有共同意义的不可缺少的社会的本只存在;它创造的诱因使得其他诱因发生效果;它使得变动环境中的无数决策的主观方面具有一贯性;它鼓舞起来的个人信念使得协作所必需的强大凝聚力得以形成。”(P222)

“经理人员的责任就是领导者的能力。这种能力反映主要不是由领导者决定的态度、理想、希望,它们把人们的意愿结合起来,去实现超越于人们的直接目标和时代的长期目的。即使这些目的是比较低级的,时间也是比较短的,人们的短暂的努力也成为有生命力的组织的一部分,超越了没有人帮助的个人的力量。而当这些目的是高尚的,许多时代的无数人的意愿结合在一起时,组织就将永久地持续存在下去。”(P222)

“持续存在的协作的基础是道德性,而道德性是多元的。它来自全世界并可能扩展到全世界;它深深地根植于过去而面向永远的未来。当道德性扩展时,必然会更复杂,所包含的冲突会更多而更深,所要求的能力会更高,理想实现的失败必然会更具悲剧性。但是,领导的质量、其影响的长久性、有关组织的持续性、所引起的协调力,都表现着道德抱负的高度和道德基础的广度。”(P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