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指的是以物质、成长和精神方面来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员工的行为动力是什么?(员工的需要)
·员工的行为如何被引导到特定的目标?(员工的需要和目标相结合才能产生动机)
·怎样维持员工的行为?(激励的方法)
营销经理对员工的激励,就是指发现他们的需要,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把需要的满足以及目标的达成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强大的动力,产生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行为。
要了解激励发挥作用的原理,首先我们必须思考几个问题,用以分析员工的工作动力何在,这几个问题是:员工为什么要工作?他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他们希望工作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我们很容易知道,员工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解决温饱问题,能够养活家人,能够使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有成就感,能结交朋友,等等。具体到营销人员,则有如表6-1所示之内容。
表6-1 营销人员的需求层次
需求层次 | 具体内容 |
生存 | 衣食住行等一些基本的生存要素 |
安全 | 劳动安全;工作稳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意外伤险;收入稳定 |
社交 | 和同事、上司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营销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尊重 | 营销能力的提高;有自信心和成就感;领导赏识、重视;同事关心;职位获得晋升;有培训机会 |
实现自我理想 | 在胜任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成为自己想做的人 |
营销人员的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现实情况下,各种需求的强度不同而已。其中,营销人员最迫切、刺激最强烈的需要对其动机和行为起主导作用。
对于激励,德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赫尔茨伯格认为,在工作中有两类激励因素:第一类因素是与激励有关的因素,它们是成就、赞誉、工作本身、责任、进步和成长,这些因素积极地激励着员工去工作和生产;第二种为“保健因素”,这些因素是管理、公司政策、管理人员的关系、薪水、工作条件、地位、安全和个人生活。据此,他认为,薪酬是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决定员工最后选择的,往往不是薪酬,而是企业的整体环境,即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
在一些企业里,其薪酬政策是给最优秀的人才支付最具竞争力的薪酬,并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人才是最优秀的,薪酬当然也应是最高的;而在另外一些企业里,它们支付的薪酬在同行中是较高的而不是最高的,但同样能吸引到最优秀的员工,这是因为它们的企业文化、企业名气、员工的发展机会以及经营业绩等因素,都会促使员工乐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