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看,迄今还没有学者对平台架构进行严格的定义,但实践中每个平台型企业都具有各具特色的平台架构。一般来说,平台架构(platform architectures)可以看成是一种信息管理的网络服务架构(network service architectures)。平台架构包括核心平台及其界面。按照平台的定义,平台是可以为不相关的参与者提供互补服务和产品的基础(Gawer, 2009)529,平台代表了一种特别有效的协作架构,旨在利用系统创新的潜力(Maula et al.,2006;530Teece, 1996)531,通过一组界面可供应用程序使用平台的共享资产。平台架构明确表明应用程序的功能和如何使用平台的(Parnas,1972)532。平台界面是平台的直接扮演者,因此必须将其视为平台架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平台架构是平台倡导者所设想的应用程序的架构;应用程序微架构对平台架构属性的继承赋予了它们进化属性(Tiwana,2013)533。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鲍德温教授等人(Baldwin & Woodard, 2009)534最先从利用开发和重组模块化组件(modular components)的视角,将平台架构定义为一组稳定的组件,通过限制其他组件之间的链接来支持系统中的多样性和可进化性(variety and evolvability)。他们强调,任何平台的基本架构都包括一组稳定的低变化核心组件和一组高变化外围组件(Baldwin and Woodard, 2009)535。从技术上讲,平台架构是模块化的,即由通过标准化界面连接的模块化系统构成(Baldwin & Woodard, 2009)536,具有可扩展性和演进性。模块化确保了增量创新和互补品的流动(Brusoni & Fontana, 2005)537。界面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它们定义了模块如何交互。界面能够连接各种各样的组件,从而连接贡献者。模块化作为贡献者的协调装置,模块化意味着互操作性,它保证了平台生态系统中所有改进、创新和知识的传播、共享和访问。贡献者可以访问共享资源(SDK、平台功能、软件库、数据库、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等),并创建新的互补品,从而在内部和外部增加平台的价值(Gawer and Cusumano, 2002)538。
事实上,从平台定义上看,所有的平台都展示了架构特性,因为它们由一组低变化的元素组成,而这些元素被更多高变化的元素包围(Baldwin & Woodard, 2009)539。英国管理学家托马斯等人(Thomas et al., 2014)540认为,平台架构是一个元素及其关系的系统(Baldwin & Clark, 2000;541Baldwin & Woodard, 2009;542Crawley et al., 2004)543,尽管有时依赖于路径,但它在平台环境中代表了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决策的结果(Ciborra, 1996;544Eisenmann, 2008;545 Gawer & Cusumano, 2008;546Muffatto, 1999)547。
我们认为,平台架构意味着对平台倡导者以外各方参与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性。研究者已经充分证明平台开放在市场中介和平台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Eisenmann et al., 2009;548 Gawer & Cusumano, 2002;549Gawer & Henderson, 2007;550West, 2003)551。事实上,平台架构的开放性与模块化理论中的“可见性”(visibility)概念有关(Baldwin & Clark, 2000)552,最好被视为类似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艾森曼等人(Eisenmann et al.,2009)553的“垂直策略”(vertical strategy),并考虑到第三方供应商参与零部件和互补品的生产(Thomas et al., 2014)554。从这个意义上看,平台架构的开放性可以被解释为价值链聚合/解耦的层次(level of aggregation / decoupling of value chain),以及在产业架构的背景下,组件和互补服务的第三方供应商的参与(Jacobides et al., 2006)555。以这种方式,“架构开放性”与平台情境中现有的开放性概念保持一致,但研究者和实践者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在开放性的架构元素上。
美国管理学家阿加瓦尔和卡普尔(Agarwal & Kapoor,2017)556描述了平台架构的模块化性质,强调其在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阐明了平台的模块化组件在平台架构中的层次结构级别上的差异。他们认为,平台架构是一个层次化的系统(hierarchical system),可以分解为核心组件和可选组件(core and optional components)。平台中有一些组件代表平台的核心架构(core architecture of the platform),而参与生态系统的所有互补都利用了这些核心组件。换言之,互补者公司使用平台的核心组件开发他们的产品,其余部分是可选的组件,互补者公司可能(或不可能)利用它们。
美国佐治亚大学特里商学院(Terry College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Georgia)教授安姆里特·蒂瓦纳等人(Tiwana et al.,2010)557认为,平台被定义为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对外围组件的互补,平台和互补之间的交互通过公共界面(接口)来实现。管理平台及其互补之间交互的界面(接口)概念规范描述了平台架构。蒂瓦纳(Tiwana,2013)558强调,平台需要“参与架构”(architecture of participation)来发展其生态系统(Baldwin & Clark,2006)559。外部应用程序开发者必须同时能够并有动力围绕它进行创新。没有动力的能力和没有能力的动力,一样毫无价值。创建能力是平台架构领域中最重要的能力,平台架构决定了应用程序开发者和平台所有者之间创新工作的可分割性,它也会影响其随后的重新融入。平台架构是平台生态系统的基础和蓝图,平台生态系统的演化是以其平台架构与管理方式的相互作用为前提的。
我们认为,所谓的平台架构是指有关平台运行的整体硬件/软件结构与组件的抽象描述,以及用于指导平台生态系统各个方面设计的总称。具体地说,它是一种信息管理的网络服务架构,是对将要构建的平台价值创造系统的构造、能力要素与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业务模式选择所进行的设计,是关于平台参与方能力、行为、结构、分工、交易与竞争结构的一种耦合系统(Jacobides et al.,2006)560。这种涉及核心和可选组件的平台架构具有多个层次结构,如硬件结构、软件结构、算法结构和移动支付结构,等等。例如,在视频游戏平台生态系统中,平台架构由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单元、内存控制器和视频解码器组成。这些是平台架构的核心组件,它可以使第三方开发人员开发的游戏能够在平台架构上播放。除了核心组件,游戏机还提供了一些可选组件(如运动检测器、摄像头和蓝牙),游戏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组件来增强游戏功能。游戏开发人员使用核心组件,也可以使用一些可选组件,为平台架构的用户开发不同的游戏(Agarwal & Kapoor,2017)561。
对平台生态系统和平台倡导者来说,平台架构是一个持久的、往往不可逆转的战略选择,具有深刻的进化和战略意义的决策。良好的平台架构应当具备四个特性:简单性、弹性(resilient)、可维护性和可进化性。一方面,这些平台架构属性必须是相互平衡的和权衡的,不会显著地增加一个属性,而减少另一个属性。因此,任何平台架构都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这些属性的最高级别。另一方面,某些情况下有些属性具有相关性:即增加一个属性可以帮助推动另一个属性向上升级。平台倡导者和平台架构师应该追求这些属性组合的“满意”水平,即令人满意和充分的架构属性组合。
平台架构是平台生态系统架构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平台运用的主流技术、竞争能力、价值创造模式和平台的组织结构形式。平台架构和平台治理直接影响平台生态系统内可共同创造的价值(Tiwana et al.,2010;562Staykova & Damsgaard 2015)563,平台架构是一个平台的基因(DNA),它预先安排了可行的组织逻辑,并不可逆转地烙印了平台架构的进化轨迹,平台的属性是由应用程序在其自身架构中继承的,这种技术性的决定会产生巨大的战略后果。平台架构决定了平台之间的封闭与开放、竞争与垄断情况,平台在市场结构的作用(平台的市场定位),交易结构和交易合约设计与交易成本的确定,平台竞争的主要策略与表现形式、平台发展、平台布局等方面所进行的全局性筹划或谋划。
事实上,平台架构的开放性与高尔与库苏马诺(Gawer and Cusumano,2013)564提出的“内部平台”(internal platform)和“外部平台”(external platform)的概念是一致的。典型的平台架构包括完全由厂商组织内部关系组成的架构,平台与互补者之间一对多(one-to-many)关系、多个平台与一个互补者之间的多对一(many-to-one)关系、多个平台与多个互补者之间的多对多(many-to-many)的关系,这种架构实质上反映了平台、供应商、竞争对手和互补者之间的关系配置。
事实上,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资源获取与资源组合在平台架构上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各种应用程序和互补品的并行开发不仅意味着更快的开发,而且可能转化为竞争对手应用程序开发者和互补品提供商针对同一用户需求的多种可能解决方案之间的市场竞争。并行开发还降低了平台所有者不断监视和监视应用程序开发者的需求,通过适当的平台治理获得利益,这些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自己来保证与平台目标的一致性。平台领导必须保持战略弹性,在风险较低的情况下平行追求数种战略方案,以經營一組「實質選擇權」的方式,直到不確定性已解決大半之後,才做出案,以经营一组“实质选择权”(real options)的方式,直到不确定性已解决大半之后,才做出應對的策略「承諾」,確認組織資源的投入。应对的战略选择与资源承诺,确认组织资源的投入(Raynor,2008)565。平台领导经营“实质选择权”的更深刻的好处在于平台的可演化性,模块化使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变得成立,并在设计中嵌入强大的“实质选择权”(Baldwin and Clark,2000:90;566Gamba and Fusari,2009)567。
平台架构实质上是一组战略选择行为的产物,其产生过程包括实施平台开发行为的选择、平台的资源配置、资源组合与资源承诺行为的选择、经营范围与用户的选择、与互补厂商关系的选择和平台组织结构的选择等(罗珉、杜华勇,2018)568。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平台生态系统可以使参与企业能够利用广泛的平台组件和其他互补来增强其创新的价值,但这种相互关联的价值创造的平台架构,可能使平台生态系统参与各方在管理技术相互依赖性方面面临挑战(Agarwal & Kapoor,2017)569。正如艾森曼等人(Eisenmann et al.,2011)570所说,整个平台的生存取决于产品的互补性,而这反过来又取决于技术、功能和互操作性。平台的技术架构和商业模式之间的交互在双边市场的商业模式中更为复杂和更具动态性(例如,Wintel案例参见Casadesus-Masanell and Yoffie,2007;571双边平台的案例参见Casadesus-Masanell and Zhu, 201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