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含义非常广泛,其中基本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大学时代有两本书对我的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分别是《美国梦寻》和《第三次浪潮》。第一本书促使我来到深圳,第二本书让我养成了不断观察未来趋势的习惯。参加工作以后,我发现比起梦想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和再学习的能力,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去观察分析,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
随着年岁的增长,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也就显现出来了,这种差距就是由再学习的能力所决定的。35岁之后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再学习”能力的高低。特别是在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起点处于大致一样的状态下,那些没有“再学习”能力的人明显落后于那些能够“再学习”的人。
我曾写过一篇名为《中国人为什么而战?》的文章,该文章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人为梦想而战,道出了几代人的心声,一时间还引起了热议。同时,这篇文章也是我对中国社会的理解。
如今,“中国梦”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想,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以2012年为界限,如果说2012年之前的十年是炒房子的十年,那么2012年之后的十年可以说就是炒股票的十年。炒房子使地产变成了支柱产业,而炒股票其实就是“炒企业”。“炒企业”的前提是能够很容易地注册公司,让有创业意愿的人实现组织化和企业化。其次,“炒企业”能够让资金实现自由进出,即表现为“炒股票”。投入企业的大笔资金可以通过股票的形式呈现出来,小额资金则可以通过买卖企业呈现出来。买卖企业是发达国家一个重要的企业经济模式,即一个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可以被另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再扩股再被收购,但这些必须在一系列稳定运行的法律层面下进行,而企业价值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的。中国正在向这样的企业经济阶段迈进。
国务院会议通稿里有段话:“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股票市场本身只是一种表象,只是给企业增加了一对翅膀。股票市场的提振犹如百舸争流,不是你上那条船就可以进入“牛市”。这里的“牛市”与上次的“牛市”是不同,需要尽力避免重蹈覆辙。上次股市的“牛市”只有5只船,你上哪只船都可以,而现在则有50只船,其中还有5只船是财富之船。其实,这才是股市市场化的趋势。很多人不做实业而专去炒股票,并且认为炒股赚到的钱是他们自己的能力所致,这种意识产生之后其后果比吸食鸦片还严重。然而,股市市场化的趋势能够逐渐避免上述这种情况。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美国梦”,“美国梦”的背景其实就是寻找经济财富的背景。如果从经济的角度解释“中国梦”,那就是指中国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台了如“商事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这预示着中国的经济将发展到类似于美国60年代的经济的状态。这个状态的表现形式就是鼓励创业,不管你有没有资金或者有没有写字楼都能注册公司。但这只是开端,属于西方经济的早期模式,至少是50年前甚至是更早之前的模式了。即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转变,那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可能一挥而就。
2013年9月至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可以视为“中国梦”的具体实施战略。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文,这使得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有了纲领性的指导文件。从政策层面来进行系统性地思考,这有利于加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