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又是一个突破性的论述。既然个人的行为产生于心理因素,那么,从哪个角度分析心理因素呢?巴纳德实际上是选择了人的认知心理,在承认个人具有自由意志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到了人的选择问题,人做决定的问题。现在我们都知道了,人在组织中是需要决策的,决策就是一种选择,往往是在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选择,在某些方案中的一种选择。
在建立组织理论大厦的路上,巴纳德显然没有沿着梅奥等人注重人的情感心理这条路上往前走,他选择从人的认知角度考虑问题,人有自由意志,这促使着人们做出选择。
然而,更令人佩服的是,巴纳德深一步认识到了自由意志的有限性。人是有自由意志,但人的自由意志同时受到了限制,因为人的选择能力是有限的。为什么人的选择能力有限呢?前面已经指出,个人是物的、生物的和社会的要素的综合体,那么,任何个人显然不能穷尽认知到所有这些要素的全部准确状态,人是受到认知局限的生物。举例来讲,企业当中任何一个活动,谈判一个订单,编写一个程序,制作一个文件,接待一个顾客,维修一台机器,安排一次会议,按照泰勒的方式,每个这样的活动都可能包含了多种方法的无数动作的排列组合。一个人要想全部达到最优状态,往往干脆就不要做这些活动了,因为达到最优状态恐怕需要很长时间都不能完成。个人在时间环境约束下,往往能够认识到的事务是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选择陷入了无数细节,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原因,也是很多人选择模糊判断的原因。人的自由意志使得人们要做出自己的选择,而同时,选择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制约因素,因此,人的自由意志必然受到客观的限制,即人的选择能力有限。假如一个人长期陷入对任何事情的选择中,特别是一些琐事的选择中,恐怕都没法生存,比如,午餐吃什么最有营养?有可能有一万个方案,真要是事事如此选择的话,还没选择完就饿死了。
另外一个自由意志有限性的原因是,人可以选择的太多,选择能力有可能处于麻痹状态。例如,某个拿到一个工作邀约的人,很容易选择,就一家企业要他,去或者不去。但是,如果一个人同时拿到了5个工作邀约,他就要花时间选择很久。如果拿到10个邀约,他甚至可能随便选一个就去,因为,选来选去陷入迷茫,每个工作机会都各有优势,选择状态麻木了,导致无法比较。再如,企业中某个人同时面临很多性质不同的大量任务时,他甚至干脆先不干了,因为不知道干那个好。因此,巴纳德才说,可能性的有限性是选择的必要条件。
至此,巴纳德重点谈了自由意志的有限性,仿佛他对自由意志的限制条件更感兴趣,这很可能,因为个人在组织中,组织本身就是对个人的一种限制,这里所说的限制主要是指诸要素对个人客观的影响,并非人身限制的意思。下面一小段论述,是巴纳德的完整认识。
“选择范围的狭窄性是由于物的、生物的、社会的要素综合起来提供的可能性是有限的。……人是有选择能力的,但人同时又主要是现在和过去的各种物的、生物的、社会的力量的合成物。这并不否认选择能力的巨大重要性。虽然选择能力在某个时刻可能极为有限,但坚持朝一定的方向反复选择,可能最终会使得人的物的、生物的、社会的要素发生很大的变化。”(P13)
上面第3点刚开始那段巴纳德的论述,最后两句偏向于讨论如何决策、决策过程的问题,暂不多做解释,巴纳德也提到与后面书中的决策理论有关。这里只想略作提醒,巴纳德居然将个人的自由意志与选择的问题,进而与管理中决策的问题联系起来,这是多么令人吃惊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