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第六剑:概念占位法

概念占位法的核心:针对行业痛点,创意一个概念型或技术型名词,并将其注册为商标。商标最好是“文字+logo图形”,在设计logo时,可采用类公共权威符号风格,提高可信度。参考“真安叶”商标创意始末:

随着人们饮食的富营养化及健康养生意识的回归,安化黑茶近些年崛起很快,作为发酵茶,在全国各地隐隐有与普洱茶分庭抗礼之势。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南安化人,秦士对安化黑茶市场的发展有着更多杞人忧天式的情怀:一是不希望其在产品金融化、模式直销化的道路上狂飙太远,远离了快消品的实质;二是希望产品在市场规模与生产品质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试图以个人绵薄之力防止极个别投机厂商从外省收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重金属、农残超标)的毛茶,利用压制茶的特点混杂使假、以次充好,败坏安化黑茶声誉,伤害诚信经营的茶厂、茶商、茶农的利益。

本次品牌创意就围绕产品的品质痛点展开,除了专家或“老铁级”茶客,普通消费者对于安化紧压黑茶原料的优劣、来源很难甄别。而这是决定深加工农产品品质的源头,马虎不得。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配合产品品牌和产品形态的创新,安化黑茶有望向市场快消化的方向再迈进一大步。

基于以上思考,秦士创意了一个行业标准级的概念:真安叶。这个概念式品牌就很好展开诉求,比如:

(1)润物细无声式的诉求:真叶正源头,安心安化茶!

(2)犀利式的诉求:不是所有的黑茶都叫“真安叶”!(为规范行业预埋话题)

(3)行业标准式诉求:道地安化茶,认准真安叶!

后续我们希望“真安叶”能够成为安化黑茶行业的一个共有标准,以全程生产可溯源管理+基因检测+区块链大数据等作为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为“真安叶”商标的实际持有人,安化茶协、茶企如有需要,愿献计献策,为家乡黑茶产业健康、蓬勃发展出上一份力。

概念型命名创意攻略:

(1)洞察一个行业的痛点,用动态的眼光看行业、看产品,营销人的主要命题是扩大对人性的洞察,用策略和创意的力量重构市场竞争优势,在群狼环伺的市场中寻求突围机会。参照:对家用指纹锁行业的思考。

家用指纹锁相对于机械锁的核心优势在于方便性,实现了无匙开锁、智能识别。对于指纹锁的安全性,仁者见仁。前段时间流传于微信群的“电子脉冲干扰器非授权打开指纹锁”的视频流传很广,让部分想从机械锁升级到指纹锁的用户产生了一定的疑虑和动摇,也让有些已经使用指纹锁的住户心存忐忑。虽然媒体记者和锁业协会已经共同测试证明:正规厂家的产品通过设置后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总体是安全的。但是未经严格证实的负面信息一旦扩散,对消费者已然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这可以理解为他们的痛点,如何化解?常规的方法是强调产品是第几代升级,各种现身说法证明其很靠谱。但从品牌创新的维度,我们有一种更省力、更高效的办法,这时候概念型命名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概念型命名可以将产品卖点,通过更高维度的包装上升到技术创新、行业标准升级的高度,当然前提是你的产品能够支撑。

(2)基于行业痛点,优先采用“三字经”或“四字文”创意概念型品牌名称,如黑茶类概念型商标“真安叶”。

回到指纹锁的话题,针对其主要痛点之一:抗电磁干扰能力未知所导致的消费者信心不足,我们可以参考概念型品牌命名:金钟罩、拒磁爆、异磁拒、抗扰神盾……如果你不考虑商标注册,可以作为产品系列命名,融入推广和营销话术。比如本品采用了拒磁爆技术,能够承受N千伏电磁干扰×小时的连续攻击测试……至于具体的技术层面的语言就交给专业人士解决吧。

(3)从品牌保护的角度对概念型命名进行选择与优化,同时可进一步站在“行业标准的高度”打造该品牌。品牌标识设计参照类似行业认证标志调性进行处理,借鉴“真安叶”的图形标识(见图3-2)。

图3-2 “真安叶”图形标识设计示意图

其他概念型命名示例:防电墙(热水器)、新麦醇(啤酒)、净醛利(家具)。

概念型命名一般以三个字居多,三字语言传播更有力度感,当然也可四个字或两个字。曾经在方便面领域刮起“非油炸”暴风雨的五谷道场,就属于四个字的概念型命名。另外,我们曾创意的“微养”养生啤酒——只要产品能够支撑微养概念,如水源地选择,或配伍养生食材,那么微养就是两个字的概念型命名;如果酒还是那瓶酒,那微养就只是品项型命名。所以,在使用概念型品牌时,产品的品质标准或技术创新要跟得上,否则没有这个“1”,在后面加再多的“0”都纯属“卖拐行为”。